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2016高考9岁,2016年高考喜报

tamoadmin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1.迪丽热巴高考考了多少2.宁波小伙9岁失去双臂,写一脚好字,650多分上浙大后来怎样了?3.6年前,宁可错过高考,也要夺刀救人的2位少年,后来过得怎样?4.湖北农村神童,未上小学9岁读高中,12岁考上985,有何成功之处?3285天。算小孩6岁进小学读书,12岁进初中,15岁进高中,那么这个小孩刚好是18岁那年高考,已知那个小孩九岁,18-9等于9,然后9在乘以365等于3285,所以离高考还有

1.迪丽热巴高考考了多少

2.宁波小伙9岁失去双臂,写一脚好字,650多分上浙大后来怎样了?

3.6年前,宁可错过高考,也要夺刀救人的2位少年,后来过得怎样?

4.湖北农村神童,未上小学9岁读高中,12岁考上985,有何成功之处?

2016高考9岁,2016年高考喜报

3285天。算小孩6岁进小学读书,12岁进初中,15岁进高中,那么这个小孩刚好是18岁那年高考,已知那个小孩九岁,18-9等于9,然后9在乘以365等于3285,所以离高考还有3285天。

迪丽热巴高考考了多少

文 | 纪中百事

编辑 | 纪中百事

2007年,一个9岁神童考上香港浸会大学,只用4年时间他就完成了本硕连读。

他是怎么做到的?后来他怎样了?

这个神童就是沈诗钧,说起他身上的奇迹,绝对离不开家族的栽培和影响。

沈诗钧的曾祖父沈清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企业家,祖籍在中国福建,后举家搬迁至香港,至今拥有亿万家产。

都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沈家却并未体现出来,沈清江十分重视儿女的教育,10个子女中9个都是大学毕业。

这个优秀的传统在家族里代代相传,沈诗钧父辈祖辈里人才辈出。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家族智商的遗传,但也与出色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1998年,沈诗钧含着金汤匙出生,他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8岁的哥哥。

哥哥沈怡谋自幼聪慧过人,连连跳级,14岁便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

在哥哥的光环下,弟弟沈诗钧显得格外普通。在上幼儿园期间,和普通小孩子比,并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他喜欢玩乐高积木、拼图和大富翁的 游戏 ,每天嘻嘻哈哈,自由自在的。

沈父看着两个儿子的明显差异,心中不但没有丝毫的偏袒,反而觉得小儿子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管是天资聪慧也好,还是智商平平也罢,他都希望两个孩子心理上是 健康 且积极向上的。

父亲沈振雄秉持着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陪着两个孩子成长。

由于父亲的影响,两个孩子都很喜欢看书,沈诗钧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他最崇拜的是诸葛亮。

2004年,沈诗钧升入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学校发了新书。沈诗钧一拿到书,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就从头看到尾。

他放学回家拿出书和父亲分享,告诉父亲书里的内容对他来说太简单了。还一边翻书一边给父亲讲了一遍,沈父感到十分惊讶。

于是他找来二三年级的书让儿子看,沈诗钧还是一会就看完了,对他来说没有一点难度,尤其是数学。

沈父这时才发现小儿子也是天资聪慧,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大儿子当年的身影。

他将更高年级的书拿给沈诗钧,让他好好看认真学习。

沈诗钧上课时被老师发现他在看六年级的课本,老师先是批评了他,然后将此事告知了沈父。

沈父向老师解释,沈诗钧对书中内容理解得很到位,完全可以自学更高年级的课本。老师却觉得沈父有些揠苗助长。

老师的看法也不无道理,沈父其实内心也害怕被老师说中,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让他超前学习。

这一年,14岁的沈怡谋考上了牛津大学,沈诗钧跟随着爸爸和哥哥,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启了陪读生涯。

在哥哥的影响下,6岁的他接触了微积分,在数学上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

沈父陪着他在家自学初高中的课程,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初高中三门必修课,第二年自学了剩余6门辅修课。

2007年,沈父鼓励沈诗钧参加英国高考。作为一个18岁的成年人,参加高考还会紧张地双手颤抖,心跳加速,更何况是9岁的沈诗钧。

似乎早就看出来沈诗钧的不自信,沈父一直不断地鼓励他,让他重视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

让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考看,实在不行可以入学复读一年,来年再战。在父亲的鼓励下,沈诗钧参加了英国高考。

沈诗钧来到考场,看着眼前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心中有些发怵,父亲安慰他放平心态,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测试,尽管放手干。

当沈诗钧坐在考场中,众人都忍不住看向他,猜疑和好奇声传来,沈诗钧努力让自己不去理会外界的声音。

他调整好呼吸,让自己淡然面对,并最终取得了2A1B的好成绩。

沈诗钧和父亲对这个成绩非常满意,他们信心满满地开始报考大学,但是迎来的确实一重又一重的打击。

英国各大高校都不愿录取这个只有9岁的男孩,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太小,根本无法像正常大学生一样生活学习,他身边甚至还时刻需要父母,替他打点生活。

无奈之下,沈父决定带沈诗钧回国,来到香港后,各大名校就像商量好了一样,也都拒绝了沈诗钧,他们声称只要3A的学生,沈诗钧不符合他们的入学要求。

一时间,香港的一些无良媒体开始批判和讽刺沈诗钧,说他9岁就想上大学,结果无人敢要,终究是太自负,才落得没有大学录取的下场。

沈诗钧找到父亲说:

“爸爸,我可以复读,我今年才9岁,晚上一年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沈父默默点了点头,他告诉儿子,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给你一个好消息,再给你一个坏消息,看开一些也是好的。

就在沈父正在为儿子挑选高中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件事又迎来转机。

香港浸会大学表示愿意录取9岁的沈诗钧,让他进入数学系学习,并且还为他量身定制了5年本硕连读计划。

沈诗钧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高兴坏了,他没想到事情还能绝地反转。他很感谢香港浸会大学,也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进入大学的沈诗钧看着身边的同学谈恋爱玩电脑,在大学中逐渐迷失自我。

他也尝试过玩电脑打 游戏 ,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喜欢不起来,和数学相比,这些 游戏 对他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

他觉得这个现状让他很不理解,曾在学校大会上批判道:“大学里拍拖、玩 游戏 的人,真的很幼稚。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

因此他在大学里,可以说是独来独往,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

最主要还是大家觉得,他的年纪太小了,又一心埋在学习里,和同学们都没有共同语言,也自然是玩不到一起。

他的导师曾说,沈诗钧是他带过最轻松的学生,虽然他年纪小,但他做事情比较专注,能心无旁骛扎在课题研究里,让人很省心。

原计划5年的本硕连读,沈诗钧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日复一日的努力,仅用了4年就完成了学业。

这也就注定沈诗钧要走上和大多数毕业生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2011年,13岁的神童沈诗钧毕业,获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学位。

在这四年的学习之中,沈诗钧接触到了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两篇论文,里面的一些研究让沈诗钧很感兴趣,他决定美国深造。

哥哥14岁上牛津大学,沈诗钧14岁读博士。

沈父一提到这两个儿子,就高兴地合不拢嘴,很多人慕名找他咨询,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妙招。

沈父说:“我从来不逼迫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内驱力都是来自于他们的感兴趣。”

但是也不否认,年少有为的确要有一定的天赋傍身,持之以恒的自律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2013年,沈诗钧来到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攻读博士。

与该校的数学专家共同进行数学课题研究,在这里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沈诗钧觉得自己只有在数学的世界中,可以忘记时间,可以忘记自己身在哪里,他为此痴迷。

兴趣固然很重要,但是毅力同样也不能少,沈诗钧为了弄清楚一个公式或者一个答案,他可以不吃不喝不休不眠,一直工作。

甚至有段时间,沈诗钧的身体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问题,暴瘦二三十斤,家人见了十分心疼。

后来向学校请假,回香港休养了一个月,父亲再次充当生命的导师,劝他对待生活,要放松一点,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过犹不及,绷得太紧弦总有断的一天。

沈诗钧再次从父亲这里学会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回到美国后,沈诗钧忘却自己“神童”的光环,再次以一个虔诚的学者,来到学校。

精神压力得到缓冲以后,沈诗钧在学校里,开始社交,主动找人搭话。

有一次在餐厅里,他主动帮助同学拿了一套餐具,这小小的一件事,就让沈父觉得是很大的进步。

沈父鼓励他走出自己的世界,多交朋友,和生活拥抱。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当导师再次看到此看到沈诗钧时,觉得他变得外向阳光了一些。

经历几年的蜕变,沈诗钧俨然已经褪去身上的稚气,成为一个成熟的大男孩,不但长出了胡须,就连头发上也夹杂着几根白发。

2017年,沈诗钧终于攻破了自己的课题,完成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个消息让爸爸和哥哥都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觉得他最终还是突破了自己,完成了他的梦想。

即便是神童,也会有烦恼和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但幸运的是,沈诗钧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出人生的迷途。

博士毕业后,年仅18岁的沈诗钧受到了很多美国名企的邀请。

但是对这样的天才少年沈诗钧来说,追名逐利他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从他踏出校园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和方向?

2018年,沈诗钧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递交了自己的简历,他想当一名数学老师。

当学校收到这份简历时,一眼就被这个男孩给吸引了,大家都很吃惊,18岁就敢来应聘教授,他凭什么?

随着对沈诗钧的了解,最终还是被他的优秀所折服,加利福尼亚大学同意了他的求职申请。

沈诗钧如愿以偿,来到这里任教。

前来上课的学生们也是对这个老师充满了好奇。

因为大部分的学生也都是十八九岁,而他们的数学老师,竟然和他们一样大,这不得不让他们对这个东方面孔感到敬佩。

有的学生在网络上发表动态,表示:“不敢想象,我比我的大学老师还大一岁,他真的太厉害了!”

沈诗钧的课堂,受到了很多学生的追捧,里面不乏一些人是为了他这个人而来的。

沈诗钧看着面前一群同龄人,全然没有老教师身上那种盛气凌人的样子。

他和学生们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一份职业,更是得到了一种特别的交友体验。

但是在加利福尼亚的任职,并不是沈诗钧这一辈子的选择,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跳板。

他和学校签了5年的合约,等时间一到,他将会再次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

当父亲问他,要不要回国时,沈诗钧仔细思索过后,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一定回国发展的。”

这也正是沈父一直期待的,他希望儿子能回到香港,来香港任教。

沈父连忙点头,意识到儿子看不见,他又赶忙回答:“好,好,回家就好。”

有人学有所成是为了挣钱,这也是母亲很多人的选择,但还有一些人,他们愿意教书育人,拿着不高的工资,却做着最伟大的事。

像北大韦东奕韦神,美国各大高校和企业重金聘请他,他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两个馒头一瓶矿泉水,就可以满足他的生活需求。

但两人之间不同的是,沈诗钧家财万贯,韦东奕却两袖清风。

即便是身世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在人生之路的选择上,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或许在真正的学者心中,做老师要比很多高薪工作更能吸引他们。

与其用“神童”来形容沈诗钧,不如用“学霸”更为准确。

在许多领域,智力是一个门槛,足以把很多人挡在外面,而“神童”们基本都能越过这道门槛,轻松入门。

但入门之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还取决于智力之外的很多因素,比如坚持、自律、努力等。

所以,如果一个“神童”没有取得特别出众的成就,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可不必像某些媒体那样去一惊一乍。

现在 社会 出现一种现状“鸡娃”的现象,就是当父母的,着重培养自己的小孩,努力让他们成为“神童”一样的孩子。

比如从学说话起,就是双语启蒙,培养双语宝宝;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天必须读完十几个绘本;2岁上早教课,3岁报兴趣班,有的还不止一个课外班。

而这些家长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难免会剥夺孩子们享受童年的权利,时间都被用于学习了,那就没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了,孩子们的幸福感也会降低。

家长们大可不必把自己的 社会 压力,强加到一个孩子身上,除非是孩子是自愿的,就像沈诗钧一样。

我们应该向沈诗钧的父亲学习,不管孩子聪不聪明,只要孩子积极向上,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行。

社会 的包容性很强,如果孩子不是“神童”,请不要逼迫他,给他一点自由地生长的空间,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生不止一种活法,一种出路,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过上他们喜欢的生活。

宁波小伙9岁失去双臂,写一脚好字,650多分上浙大后来怎样了?

迪丽热巴高考成绩是427分。

迪丽热巴(Dilraba),1992年6月3日出生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迪丽热巴当年高考考了427分,这个成绩放在现在并不高,但是她是新疆考生,分数线比较低,当年也是超过一本分数线的。

2013年,迪丽热巴因主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阿娜尔罕》而出道。2014年,主演奇幻剧《逆光之恋》。2015年,凭借爱情剧《克拉恋人》赢得高人气,并获得国剧盛典最受欢迎新人女演员奖 。2016年,主演现代剧《麻辣变形计》;同年,主演都市爱情励志喜剧《漂亮的李慧珍》,还凭借喜剧片《傲娇与偏见》获得中英**节最佳新人奖。

2017年,凭借玄幻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18年,迪丽热巴成为了金鹰电视艺术节的第七位“金鹰女神”,并获得了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两项殊荣。2021年3月,主演古装传奇剧《长歌行》。2022年,主演的古装玄幻剧《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相继播出。

迪丽热巴的早年经历

2001年,9岁的迪丽热巴被父亲带去一所艺术学院参加考试,当时她以为是上兴趣班,结果被录取后才发现是一个专业的舞蹈院校,而迪丽热巴也开始了为期六年的民族舞、芭蕾舞专业学习。2007年,从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以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的迪丽热巴成为了新疆歌舞团的舞蹈演员。

2009年,迪丽热巴还在东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读了一年预科,在此期间她还参加了吉林省的首届少数民族新歌大赛,并最终获得了省级三等奖的成绩。之后,迪丽热巴却慢慢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决定继续求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有不错钢琴基础,所以本来想报考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可报名时却看到了中戏和上戏在招生,便突然决定改学表演。

2010年,迪丽热巴顺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戏剧影视专业;同年,她参加了陆川执导的古装片《王的盛宴》女主角“虞姬”的上海站海选,并因此被认知。

6年前,宁可错过高考,也要夺刀救人的2位少年,后来过得怎样?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只在于生存。”一个人生下来要面对怎么样的命运,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或者遇到怎样的荣耀,创造多少财富,最终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在一开始并不知道,但能选择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

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有没有佛经里所说的前世今生,我们都是以全新的意识和姿态来到这个世界的。如果我们没有努力让自己活得精彩、恣意、有价值,那么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如何标榜自己是经过文明教化,经历历史发展的人呢?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懦弱且平凡的,如果命运不公,有许多人会选择自怨自艾,埋怨上天的不公,有许多人会愤慨不已,怨恨为什么这样的事会遇到自己的头上,还有人自认为一辈子已经望见尽头,似乎除了眼前这一条路再无其他可能。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甘平庸,努力与命运抗争的人,他们便显得尤为珍贵。

二、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

在王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王争是浙江宁波人,发生这件事故时王争刚刚9岁,正上三年级,而这时候正是小孩子活泼好动的时候,王争妈妈还在一家工厂上班,这天,王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来到妈妈的厂间里玩,等待妈妈下班后和自己一起回家。

当时王争妈妈正忙着工作,无暇顾及他,他一时玩得尽兴了,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工厂里的变压房,触到了其中到处都是的高压电线,强大的电流让大家在把小王争送到医院后,医院不得不选择截去小王争的双臂来保全性命。

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是责怪或是埋怨谁,亦或是后悔,这件事都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从那时起,王争失去了双臂已经成了铁定的事实摆在了一家人的面前。不说一个小孩子,就连成年人也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吧。对于只有9岁的小王争来说,这件事何其残忍。

从医院回到家,王争近三天也不愿意说一句话,就算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也懂得了这件事对他的影响。他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自己心中与日俱增的自卑感,别人异样或带着同情的目光。这件事也许更是改变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那时谁也不知道等待这个小孩子的会是什么。

三、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为了帮助儿子走出来,王争爸爸给王争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争受到里面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影响,开始变得坚强独立。自从心里开始接受这件事以后,王争就必须坚持每天压腿以保持双腿的灵活,他用双腿做着其他人用手就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用脚吃饭,用脚洗漱,用脚穿衣等等。

正常人可以轻松完成的事,王争却需要一遍遍的训练多次,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总是依靠父母和身边的朋友,他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日常必须要做的事。王争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一点也不服输,反而对未来信心百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自己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和其他人一样,他每天用嘴巴,用脚写字,练习无数次,在一次次失败后再爬起来。最终,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相比于其他正常人,他的优异表现也更加让我们为他喝彩。

就这样,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王争却始终走在同龄人的前列,比起其他年轻人,他多了一份坚韧,多了一份独立,所以他始终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王争就这样成为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神话。

但在高考时,由于王争的体检不合格,按理说不能参加高考,但是王争一次次的申请打动了上级,取得了上级的同意,成功参加了高考。虽然在考试时,王争感到身体不适,但他依旧坚持考完了全程。最终黄天不负苦心人,他成功考上了浙江大学经济系。

在大学中,王争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本人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没有因为小小的成功而自命不凡,他知道一路走来,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走到现在,所以他变得更加勤奋,继续在大学里乘风破浪。

一路上在大学里获得各种奖学金,考上研究生,留校读博。而后更是选择了出国深造,终于在2012年,王争获得了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事迹在中国甚至是英国流传甚广,知道他的人无一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

在读完博士后,王争留在了英国的一个大学任教,每天过得快乐而充实,而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没有拖累父母和身边的人,反而还能自食其力,甚至和正常人一样,每天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和其他所有普通人,再也没有人会轻视他或者可怜他。

从王争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首先,我们都只是一个普通人,看似每天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也许在不远的前方命运就开了一个大玩笑,谁也不知道在某一天某个时候,我们会不会遇到王争所遭遇的痛苦,或者比这更甚,我们能做的,就是现在努力过好每一天。

其次,人生总是充满苦涩的,不管是在青涩少年,还是油腻中年大叔,亦或是垂垂老矣的人们,各自有各自在那个年龄阶段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如意之事,我们应该先想想世界上还有许多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许多时候我们以为所遭遇的早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但也许这只是许多人每天都要面临的冰山一角而已。

所以,遇到困难,小的大的,我们都不要再轻言放弃,生命不易,我们需的学会好好珍惜。

湖北农村神童,未上小学9岁读高中,12岁考上985,有何成功之处?

如今社会上的人情冷漠简直让我们为之心痛啊!但在如今的社会之上,除了人情冷漠,当然也不缺乏人情温暖的现象时有发生,既然有冷漠一词,那么所对应的温暖也就存在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我们当看到路边有老人摔倒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忽视他们内心中有一种惧怕的感觉,大家都变得格外谨慎,挺身而出的英雄也随之越来越少?

但即便如此,这个社会仍然不缺乏挺身而出的无名英雄,曾经过去的时间就出现过,这么两位极其勇敢的少年,他们在高考途中路遇紧急情况,这两位少年便奋不顾身的从歹徒身上夺下了刀,救下了全车人的性命,用少年英雄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们,简直是再恰当不过了。

高考前的两位?夺刀少年?

这两位夺刀少年,一位叫易政勇,一位叫柳艳兵,少年英雄的他们曾经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更何况这两位好学生在高考途中挺身而出,夺刀救人,试问天下高考生又有哪几个人愿意割舍耽误高考的时间而去救人呢?简直屈指可数!高三的时候学习上倍加紧张,曾经有过高考的学生,大多都有这个体验。?争分夺秒?、?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可以让你上天堂,一分可以让你下地狱?等等名言名句,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人。

2014年5月31日这天,临近高考的时候,这两位英雄少年一起相约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另外一个同学,于是三个人就一起搭公交车回家。三名同学在公交车上,其乐融融地交谈着,忽然一阵惨叫,打破了这个景象,三人闻讯也便安静了下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发狂的男子,手里拿着刀,在四处乱砍车上,所有人都感到很是惊慌,这时两位少年英雄毫不犹豫的同时站了起来,两人默默对视了一下,一起走向了这名男子。

这位拿着刀四处乱砍的疯狂男人,看到这两位少年毫不畏惧地走向前,他仍然在挥着刀乱砍,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这两位少年英雄勇敢上前,迅速夺过了男子手下的刀,将这名男子制服。男子趴在公交车上的那一刻,两名少年也因为受伤而倒下了,在公交车人的帮助下,二人被送到了医院抢救,平安度过了生命危险。

两位英雄少年逆风飞翔的日子

但因为伤势过于严重,两个人必须留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所以他们二人错过了那一年高考。但这样的英雄事迹必然会值得全社会都为之敬佩,如果这样的人因为受伤而没有办法参加高考,那么恐怕全社会人都会为他们而发声。

不过,教育部获悉了两位少年的英勇行为之后,也准备给他们单独安排一次入学考试,经过先后25天的精心治疗,这两位高考前勇于夺刀救人的少年英雄终于康复出院,而他们出院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面对二人独自的高考。2014年7月2日这一天,他们二人出现在了教育局单独为他们二人安排的入学考试上。

两名少年英雄学习之前都很好,所以最终两人都考上了大学。其实当这两位少年英勇夺刀救人的事迹传遍社会之后,就已经有很多国内知名大学开始关注起了这两位少年,清华大学等知名大学先后也曾向两位少年伸出入学的橄榄枝,可他们还是选择以自己的真实成绩去面对自己的大学。

易政勇同学来到了江西财经大学,而柳艳兵同学则来到了南昌大学,两个大学都毫不例外的免除了他们的所有费用,如今,二人已经从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汶川地震的九岁救人小英雄

同样也是一位英雄少年,他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绽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汶川大地震爆发那天,大概是在下午2:00左右,当时9岁林浩所在的学校也面临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生命威胁,全校所有师生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可林浩的歌声却给精神麻痹的大家带来了生的希望。最后救援队赶到,绝大多数师生都成功被施救了出来,可9岁的林浩在脱离废墟的束缚之后,本应该像其他同学一样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但林浩接下来的动作再次让所有人震惊!

他竟然用他瘦弱的身体加入到了当地的救援队队伍当中,因为林浩在这所小学读书,所以他熟悉当地周围的环境,能够更快更顺利地帮助救援队施救其他师生。更让人敬佩的一点是:9岁的林浩竟然依靠着自己单薄的身躯,成功地将两位同学从坍塌的教学楼中背了出来,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小英雄"。

因为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英勇表现,让9岁林浩的英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空间公众视野当中,当时林浩面对公众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他想要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后当一名出色的建筑师,能够造出永不会坍塌的房屋,最大程度上保障所有人的生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林浩也被邀请参加到了其中,当时的林浩和体育明星姚明一起参加的开幕式,和姚明站在一起的林浩,身高虽然不及姚明的1/3,但也算是奥运会上的一大亮点。

转眼间来到了2020年,距离2008年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那个?想要考入清华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的林浩,很显然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也没有完成当初9岁时候许下的梦想。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培根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现如今,社会对国家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也成为先下的热点问题。曾经名噪一时的"高考天才神童"龚民,以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让世人惊讶,那么他又是如何成功的呢?他的成功之路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

神童的成就离不开家庭的引导

1997年出生于湖北农村家庭的龚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在龚民不到一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并且离开了家到外地打工。从小是由自己的外公外婆带大的,但是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辛苦,反而丰富多姿。外公外婆虽然收入有限,但是两个人都是中学教师,是受过高素质教育的知识分子,有足够的认知水平来抚养龚民。

在龚民一岁时,外公外婆就开始教授他知识,从简单的数数字,再到认识汉字。2岁的时候,龚民的汉字水平就达到3000多字,还能够掌握部分英语单词,背诵多首古诗等等,超过一般小学儿童的认知水平。3岁就能将圆周率背到500多位,已经能够独立的阅读简单的文章和杂志。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求学历程,龚民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上过幼儿园和小学,而他4岁的时候,外公外婆就为他买来小学教材,细心辅导他,将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并在一年之内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6岁那年,龚民到山西一所中学读书,后来又转学到苏州中学的少年班就读了一年。

龚民早期的成长离不开外公外婆的细心辅导,也正是有他们,才能发现龚民的优秀之处,并且用自己的行为支持龚民的求学道路,培养他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主动性来带动学习积极性。

《劝学》中提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主动性是人不断满足自身要求,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制胜法宝。可谓是龚民"出道"的重要推动力。发挥主动性的积极作用,促进的成长。

同时龚民自己也不负众望,能够合理利用自己超高的学习能力,对知识进行吸收归纳,及时理解。在别人都在外玩耍时间里,他却能静下心来接受知识的"洗礼",刻苦钻研,从而促进了他现在的成绩。

成功的道路总是在不断的探索

在读完初中课程后,9岁的龚民用两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全部的高中课程。但是由于他是跟着妈妈来到这个城市,并没有解决户口的问题,所以没有办法参加当时的高考。所以龚民又转学到了另一所高中就读高三,并于12岁时成功参加高考考试,并且考取了同年高考639的优异成绩。

虽然经历了几次转学,但是龚民的适应性极强,丝毫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无论在什么地方学习,龚民都能及时调节状态,及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且还能快速融入学校生活,和老师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

最后龚民凭借优异的高分成绩,同时让两所985重点高校,中山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都纷纷向他投出橄榄枝,经过深思熟虑后,龚民选择了更适合他的中国科技大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开启他的大学生活。

如果说外公外婆的帮助对龚民来说是人生的关键钥匙,而他后期的努力就是他进步的阶石。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追求自己的"伯乐",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加大自己人生的筹码。有天赋,但是没有后期的努力也是不能成功的。努力和天赋的相结合才能使人生更上一层阶梯。

学习的劲头从未停止

进入大学生活后,压力也随之而来。学习方面,同时少年班的佼佼者,优秀者层次不穷,总是有更优秀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不断努力的龚民感受到了紧迫感,并且给他带来了不少精神上的压力。

除此之外,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让龚民有些迷茫。大一时期的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游戏的诱惑使他迷失了方向。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加重了龚民的负担,但是好在有老师和家人的及时监督和教育,积极引导他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才将他的精力恢复到学习上来。

大学毕业后,龚民又被保送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但是这并不是他求学的终点,在研究生期间还不断的学习各类知识,同时他也考取美国的精算师,并且表示准备拿到硕士学位后继续出国深造。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是龚民的座右铭。龚民的成功经验给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龚民的外公外婆对龚民的教育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在一个孩子天赋还不是特别明显的时候,能够积极地引导孩子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就能促进孩子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同时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实时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兴趣。

当然"天才儿童"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也有不少"天才儿童不能自理"等案例的发生,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的发展孩子的长处,弥补孩子的短处,树立孩子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但是由于孩子年龄的阻碍,并不能及时发现或者扩大自己的优势点,这就需要孩子的家长细心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并且加以指导,将"隐形"转化成"显性",促进孩子的发展方向。

文章标签: # 沈诗钧 # 自己 #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