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_高考对联教案

tamoadmin 2024-06-24 人已围观

简介1.国学 趣味对联 教案2.奇妙的对联ppt赏对联3.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4.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5.漫谈借对之于对联创作 / 查查3626.《走进对联天地》第一讲“对联概述”教案为您奉上有关的教案,请参考:交流对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语文教案 教案 2011-06-19 手机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语文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对

1.国学 趣味对联 教案

2.奇妙的对联ppt赏对联

3.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4.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5.漫谈借对之于对联创作 / 查查362

6.《走进对联天地》第一讲“对联概述”教案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_高考对联教案

为您奉上有关的教案,请参考:

交流对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案 2011-06-19 手机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语文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诗、词、曲、赋并称为我国传统文坛的五朵金花,应该继承,发扬光大。它始于五代,盛于清朝,弘扬于现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独领风骚的精品。它虽寥寥数语,却能独立成篇。有主题,有意境,有气势,有独立章法,有自身格律;或抒情,或写景,或状物,或咏事,可谓字字珠玑,她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综合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初二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将独具特色的“口语交际”单列,是课改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掬水”,那么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性地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储备”,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感悟对联文字背后的底蕴。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本年级组织的“古诗文比赛”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根据学生前期收集的有关对联的知识文化,又结合课改的理念,精心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赏析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品读欣赏古今对联,使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精深悠久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搜集、音乐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使文字、视觉与情感达到共鸣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1、阅读有关对联的课外读物,搜集对联,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挑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抄写在纸条上,准备课堂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题激趣

1、演示:《唐伯虎点秋香》片断

看后问:有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影?

这个片断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幻灯片(1)出示:

一乡二里共三父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唆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厘四两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

风风雨雨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3、品评:请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幅对联。有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欣赏对联,初步感受

1、幻灯片(2)出示: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

春回大地千山秀 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 和谐人家幸福多

2、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

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

设计意图:从春联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春联,并有感情朗读,

由此引出其他类对联。

(三)、展示品读,感悟特点。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对联,老师还叫大家挑自己喜欢的写在纸条上。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品读交流,并推选出一副大家公认的内容好、字也写得好的对联到黑板上来展示。

2、我们班同学对联选得很有眼光,字也写得好,老师对大家还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读得也好。我们请这些对联的主人读读自己的对联,读的时候,大家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如与好朋友合作,一人读上联,一人读下联,等等。

(学生赏读)

3、你们读得真好,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这些对联。那么这些对联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呢?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所作的对联,加强对对联基本特点内容认识和了解,并

培养学生热爱对联文化的感情。

(四)、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联知识的理解,有关对联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能说多少说多少,一条也行,学生主动回答差不多了,再分发有关对联知识的材料。

2、结合分发的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蓝轩客)

3、对联的基本知识 . (幻灯片3)出示: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

③结构相应。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还有不理解之处请学生提出)

(五)、填词属对,训练语感。

1、师:对联这么美,大家愿不愿意再读几幅?请同学们给下列对联找朋友。读一读,注意内容、对仗和声律。(幻灯片3)出示:

物华天宝年年好

放歌高唱好河山

举杯喜迎新岁月

半含冬景半含春

柳垂千丝三江绿

人杰地灵处处春

几点雪花几点雨

梅开万树五岳红

2、张贴对联要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对象等适当选择。现在老师想把这几副对联送给亲朋好友,但又不知怎么送,同学们帮我参谋参谋,好不好?

(幻灯片4)出示:

①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精神矍铄(jué shuò)似东海云鹤;

身体老健如南山劲松。

③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④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

⑤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⑥悬将小日月

照澈大乾坤

上面哪幅对联适合送给开照相馆的朋友? ( 1 )

我的一个亲戚茶馆要开张营业了,我要为他选择哪副对联? ( 5 )

王叔叔的儿子要结婚了,我想送一幅对联以示祝贺,我要为他选择( 3 )

父亲八十大寿,做女儿的我想送一幅对联给父亲祝寿,应该选 ( 2 )

3、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对联,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幻灯片5)出示:

(1)清对淡,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老师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鸡晓唱,雉朝飞 (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 骑马踏花归(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从对字、对短语,到对简单的句子,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对联的特点与乐趣,从而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六)、玩味对联,留余激趣。(机动)

师:对联可以读、可品,可对、可写,还可以算、可以猜呢。最后老师给大家出一副对联应用题,请大家猜一猜一位太爷爷的年龄:(幻灯片6)出示: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告诉了我们这位太爷爷的年纪,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去算一算,看谁能够算出来。(幻灯片7)出示:

上联:60×2+3×7=141

下联:70×2+1=141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对联的基本特点。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感悟,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深刻。同时,了解对联的基本的特

点,也为写对联做准备。

(七)、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

(八)、探究作业:(幻灯片8)出示:

(1)搜集整理玉林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2)以学习、生活、社会、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八、教学反思与回顾

1、该教学设计通过抓住学生最熟悉的**片段引入对联,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对联,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2、在课堂中教师努力构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通过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国学 趣味对联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欣赏一些农耕妙联。

3.能够仿写对联。

(二)能力目标

1.能够仿写对联

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能够仿写对联。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

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尤俊农耕园宣传片》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课前时间)

(二)复习对联特点(大约5分钟)

师过渡语:上课!刚才同学们看了安溪尤俊农耕园的视频,想不想去玩啊?她美吗?美在哪?安溪尤俊农耕园自从2007年11月开始建到现在,已发展成为游客最享受休闲的好去处。今年还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她真的很美!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农耕园的对联美,请看!

师:全班齐读游客去尤俊游玩时所作的对联吧!——一这就是有趣的对对联。(板书) 师小结:创作出好的对联就要把握好对联的特点。(谁来说说?请1名生说。) 即把握好对对联的六大要素,也叫“六相”

A.字数相等

B.词性相当

C.结构相称

D.节奏相应

E.平仄相谐

F.内容相关

(三 ) 创作简单对联 (大约35分钟)

师:我们就来根据对联特点做简单的对联。首先请看大屏幕《唐伯虎点秋香》

1. 根据视频来对对联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这句重点老师讲清楚怎么对对联,讲清对下联的思路,并一点一点板书:

1.寻找同类 2.抓住特点3.联想想象4.对应修辞5.检验“六相”)

师:1. 寻找同类或近类景物以及人事 板书:1.寻找同类(上联写景;

下联也尽量对景。)

2. 抓住景物以及人事的特点 2.抓住特点(上下联叠词定要对应好)

3. 进行联想和想象 3.联想想象(唐伯虎就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上联写景色美,生机勃勃;下联就对花草总关情,无时无刻不在。)

4.仿用已有修辞 4.对应修辞(借代:唐伯虎表面是在对景,其实是在写自己对秋香的爱,像花花草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秋香。)

5.检验对联的特点 5.检验“六相”( A.字数相等

B.词性相当

C.结构相称

D.节奏相应

E.平仄相谐

F.内容相关)

2. 根据讲述《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来对对联

师讲对联故事: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先点出上联)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

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下联了,他随口曰(还是先不告诉你们,让你们来当唐伯虎,试着对一下,同学们纷纷想方设法对下联。众口不一,重点让学生说想法,然后对出下联。最后出示课件唐伯虎对出):“梅花桂花玖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

华太师说:“对下去!”

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师爷瞟了一眼,讽剌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不敢小看“华安”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荒唐事,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成为文坛千古风流佳话。

蒲叶桃叶葡萄叶 草本木本((这句重点老师根据板书5点逐一教学生对对联。想------对出下联------说想法------)

梅花桂花玫瑰花 春香秋香

3.根据《牧童短笛》来对对联

牧童端坐 无书挂角读天地

短笛横吹 有曲传音贯古今 (注意观察,想----对出下联------说想法------)

(四)放手让学生对出下联

1. 由对词到对句,用扩大法完成对联。

A. 深爱如海

真情似金

B. 风吹叶落处处 叶落知秋到

雨淋花开年年 花开是春归

雨打花凋片片 花凋报冬来

(总之第一幅对联老师重点讲清楚对下联的思路,2至4 老师和学生互动帮扶帮做。)

2. 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做作业辛辛苦苦 (全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对出下联。)

下联:玩游戏轻轻松松 / 打篮球简简单单 / 拿成绩开开心心 / 游农耕舒舒服服

小结:全班齐读对下联的思路

1. 寻找同类或近类景物以及人事 板书:1.寻找同类

2. 抓住景物以及人事的特点 2.抓住特点

3. 进行联想和想象 3.联想想象

4.仿用已有修辞 4.对应修辞

5.检验对联的特点 5.检验“六相”

师总结:对对联真的太有意思了!今天我们能够简单的创作对联,知道了上联懂得对出下联的思路(指着板书读)。 做出好的对联会让人激动不已!希望同学们能做出好的对联来,真正地去领略对联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拟写

1.请根据上联试为学校大门拟写下联。

上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2.学生自由写一副对联,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做一对对联。

(下课!)

(六)附板书:

对对联

1.寻找同类

2.抓住特点

3.联想想象

4.对应修辞

5.检验“六相”

奇妙的对联ppt赏对联

人教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有趣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材教学简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搜集民风民俗后进行习作。学生对在电脑上搜集的民风民俗,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字。本单元也没有布置综合性学习。曾曦教授在上完这个单元作文课《老师,您好!》后,说:“讲啥习俗?中秋?国庆?…… 想来想去,总觉得这些话题离孩子们挺远的。” 受此启发,我设计了《有趣的对联》,在课堂上生成习作素材,再以本节课内容为对象进行习作。这样,习作内容就发生在学生眼前,学生习作兴趣浓。

教学目标:

1、 知识:了解对联的来历、作用,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

事,为习作做准备。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对联产生喜爱的感情,乐于习作。

3、 过程与方法:展示自己收集的有趣的对联,交流对联背后的

故事。进行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进行习作。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趣的对联。

教师准备有趣的对联、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中写到,正月初一这天,人们要放鞭炮,还要干什么?(贴春联)板书:春联

二、对联的来历。

1、对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板书:来历

2、学生交流。

3、幻灯片出示幻灯片的来历。

古代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 “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到五代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4、 有些春联很有趣,如

上联:一枪戳出穷鬼去

下联:双钩搭进富神来。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春联,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5、教师出示有趣的春联。

有一年新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字的人暗地揭走了。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头。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招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出示)

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

三、有趣的对联故事。

这副对联怎么样?其实有趣的对联不仅仅只有春联,还有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这些我们统称为“对联”板书:对联。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对联?你能讲讲对联背后的故事吗?板书:故事

学生交流。

预设:

1、寿联。(写给过生日的老人的对联)

清朝乾隆年间,宰相刘墉陪同乾隆南下微服私访。两个人走了一天,又饥又渴。当来到柳庄子村时,正赶上村里的一个老头过寿日。刘罗锅灵机一动,对乾隆说:“皇上,咱们也

上一份礼吧,这样咱们就有饭吃了。”乾隆点头表示同意。房东老头一看他两个的装束,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人物,便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同就餐。吃饭的时候,老头说:“今天是我141岁大寿,活到我这个年龄的不算多。你们都是文人,给我留副对子做个纪念吧!”边说边让人准备文房四宝。乾隆皇帝略略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写了上句: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然后把笔交给刘墉,刘罗锅接过笔,马上写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人们起初没有弄明白其中含义,后仔细一琢磨,发现上下联均道出了老“寿星”的年龄:古时,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则是120岁,再加上21岁,当然是141岁;古稀指70岁,古稀双庆无疑是140岁,再添1岁也是141岁。

2、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袁世凯去世时,有人为他提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华人民万岁”,从规则上来看,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这是不规范的,可是这幅对联的不规范恰好暗含了一种寓意,你能看出来吗?这其实是暗示了对袁世凯的批评,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齐(起)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罪人。

3、行业联。(以各行业为对象写的对联)

(1)有一座大杂院,住的全是工匠。他们一个不服一个,总想显示自己有能耐、有地位。

有一年,铁匠开张,在大门上贴出了一副行业联:

虽住两间火烤烟熏屋,却是一位千锤百炼人。

木匠看了嗤之以鼻:“千锤百炼”哪里比得上我造就栋梁?他很快贴出了自己的门联: 一把曲尺,能成方圆器;几根直线,造就栋梁材。

制乐器的见了,心想:什么“造就栋梁”?哪里比得上我,职业最高雅,知音处处有。他也贴出了副门联: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有知音。

这一贴,刻字匠又不服了:你的雅曲能传多远?能比得上我吗?于是他也贴出了门联: 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剃头匠在大杂院一向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他见了众人贴出的门联,一个个豪气冲天,有心要将他们都压下去,于是写了一副对联:

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

(2)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对联贴出后,人们无不笑话财主被人骂了还不知道。

4、装饰联(贴于屋内作装饰)

据说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作了副对联贴在中堂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

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人让了坐,问:“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书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用以自勉。这副门联成了: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5、交际联。(在交往中产生的对联)

有一次,苏东坡到山上游玩,来到一座寺庙。庙里方丈看见苏东坡穿得很朴素,态度就很冷淡。他指着一张椅子,冷冷的说:“坐!”又对小和尚说:“茶!”在随便交谈了几句话以后,方丈发现这个人不像普通人,为了表示尊敬,他亲自摆下一张椅子,说:“请坐!”接着又叫道:“敬茶!”苏东坡一点也不生气,继续和方丈说话。方丈又问苏东坡的名子,苏东坡说:“我是杭州通判苏轼。”方丈听后大吃一惊,连忙站起身来,请苏东坡到他的客厅去,十分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走前,方丈让苏东坡写字留念,苏东坡想也不想,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看了这副对联,方丈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6、杂联(各种对联)

(1)1901年9月,英、美、俄、德、法等八国联军,强迫腐朽的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签约仪式上,八国联军的四个代表,故意以轻蔑的口吻对中方官员说:“我们想起一副对联,但只有上联,没有下联,你们能对的上吗?”说着就亮出了他们的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在上。

他们想利用这上联进一步侮辱中国人,要中国人永远屈服于他们八大王。这时,中方有个有学问的正直官员,他满腔悲愤地想:与其这样过屈辱的日子,不如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至于屈了气节。于是,他不卑不亢地上前对出了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靠边。

这下联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可侵犯的,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给帝国主义列强提出了警告。八国联军的四个代表听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确有人才,只好吞下晦气。

(2)郑板桥任县令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次,走到一农家门口,只见大门上故意新写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郑板桥看后,让差役回去取些衣服、粮食和银两来。差役取来后,郑板桥把这些交与这一农家,农户的主人感激不尽,连连磕头。郑板桥为什么要给农户主人送东西呢?

(3)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一次国民党举行的庆祝会上,主持者出一上联:中国捷克日本.意思是中国经过八年抗战,很快速战胜日本侵略者.”捷”在这里应该是”快”的意思.”克”是”战胜”的意思.

很快有人对出了下联:南京重庆成都.南京本来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沦陷前夕蒋介石政府被迫迁都.下联的意思是:抗战胜利了,再次庆祝南京成为都城.”重”在这是”又”的意思. 此联由六个地名组成,非常工整,意思也表达的上下呼应,欢庆之情溢于言表,乃一难

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有关的资料如下:

《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四、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建议

一、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从上面的“四讲”可以看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平仄相对简单说来就是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

(4)熟悉对仗歌谣

对仗歌谣(节选)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赤面丹心诚烈士,朱颜绿鬓是佳人。

襦对袜,帛对巾。束带对垂绅。罗帏对绣被,纱帐对锦茵。

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

经对史,赋对诗。传记对歌辞。典谟对风雅,赞语对箴规。

萤窗励志穷经日,凤陛成名射策时。

犀对象,玉对金。宝瑟对银筝。珠璫对象筒,玉笛对瑶琴。

玻璃可作床书枕,玳瑁常为食客簪。

书对画,碗对觥。砚匣对棋坪。藤床对竹几,晓角对寒砧。

光射斗牛知剑气,志存山水辨琴音。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柑对桔,榧对菱。圆眼对榄仁。荔枝对松子,都李对林檎。

交梨火枣仙家品,银杏朱樱御园珍。

虀对菽,藻对萍。捋笋对采芹。春来堪剪韭,秋至便思莼。

羊肚鸡跖蔬味美,猴头凤尾菜名新。

酥对脆,粿对糇。米果对麻球。饆饠逾粽子,馎饦胜馒头。

凡糕必用糖调粉,诸饼多将面插油。

斟对酌,盏对瓶。酒谱对茶经。龙膏逾凤髓,紫笋过绿醲。

绍浙宜城醪尽美,武夷阳羡品俱馨。

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林对山茶。

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丸对散,灸对针。百合对山棱。乌头对狗脊,枳壳对桃仁。

甘草茯苓为佐使,黄耆白术是君臣。

鸟兽 麟对凤,鹭对莺。马走对牛鸣。猴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虾对蟹,鲫对鳊。双鲤对三鳝。鼋羹卿指动,鲈脍客心悬。

鳆鲞鲳鲨皆海味,鲥鲂鲫鳜尽膳鲜。

虫名 虫对豸,蚓对蝇。蛤蚧对蝘蛉。螳螂对蟋蟀,蚱蜢对蜻蜓。

谁信蠹鱼成脉望,始知宵烛即流萤。

黄对白,黑对红。碧草对青松。丹墀对紫阁,绀发对青瞳。

鹅黄鸭绿分深浅,月白天蓝别淡浓。

三对五,万对千。两眼对双拳。孤灯对只眼,百世对千年。

春过园林花一梦,日长苑圃柳三眠。

声对色,艳对香。月影对星光。山形对地势,挹秀对腾芳。

去国心如帆影没,思乡梦与角声长。

忧对喜,性对心。意气对精神。钟情对减兴,息怒对生嗔。

旅客愁怀堆万斛,佳人笑靥值千金。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

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分别 中对外,后对前。日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偏。

户外松须凝晓露,门前柳眼锁朝烟。

如似 疑对信,似对如。似玉对如珠。黄云常似盖,新月竟如梭。

风摇樵叶如旌曳,日照荷花似锦铺。

重叠 重对叠,叠对重。岌岌对融融。依依对灼灼,喔喔对雍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助语 然对乃,且对夫。是也对非欤。散其对彰厥,乐只对刑于。

圣人所谓焉耳矣,君子如期而已乎。

将乍 久对暂,乍对将。欲绽对初芳。偏宜对雅称,甚愧对何妨。

横斜北斗夜将半,萧瑟西风天正凉。

(5)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

叠字 、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 、加减 、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 、夸张、数字、方位、联绵等。

举例:

数字联: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 剪断出字两重山

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

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联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

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三、优秀对联赏析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四、指导学生搜集对联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对联,在以前学过的一些古代诗文里,同学们平常都积累了哪些对联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课堂互动

(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成都杜甫草堂)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

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药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茶店)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理发店)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 (裁缝店)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

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珠宝店)

(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 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补充对联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扫千年旧习,(迎万古新风)

学问藏今古,(文章贯中西)

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

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

六、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对联,并用毛笔写作一副对联,优秀者向同学们展示。

练习

1.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2.将下面古诗词中的对偶佳句补充完整。

远看山有色,( )。

自来自去梁上燕,(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茫茫九派流中国,( )。

画栋朝飞南浦云,( )。

四海翻腾云水怒,( )。

3.请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爆竹声声脆 ( )

华夏儿女 文武双全建传业

( )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 )

4.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

5.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扫千年旧习,( )

祖国江山好, (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

参考答案:

1、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2、 近听水无声;相亲相近水中鸥;乌蒙磅礴走泥丸;沉沉一线穿南北;

珠帘暮卷西山雨;五洲震荡风雷激

3、 梅花朵朵香;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木棉莲花紫荆,俱为园中奇葩

4、 自由民主是施政源泉

5、 树万代新风;华夏气象新;暮升日落万盏霓虹对月明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设置任务明确的教学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点拨、讨论、欣赏、练习等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层次,拓展人文底蕴;最后达到初步学会欣赏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改尝试

 1、教师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模式。

 2、创建具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特点的语文课堂。

 学情分析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

 1、拟写对联

 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 法

 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与学过程

 l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PPT显示: 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这就是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原因: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

 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l 环节二: 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1、 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对联特征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示:把握了对联的特征也就把握了对句的要领。

 3、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v 书写力求美观

 v 张贴遵照传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对联有关知识,把握对联特征,为鉴赏对联、拟写对联做铺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l 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 奇妙有趣的对联 PPT显示

 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2、欣赏对联书法 熙熙亭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语关键词:有对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设计意图展示名联、趣联,学生谈感受,打开学生视野,感受对联艺术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欣赏的兴趣。

 5、鉴赏对联 松下弈棋,松子随同棋子落;溪边垂钓,柳丝依伴钓丝垂。

 (1) 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对联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各人写出答案,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鉴赏对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l 环节四: 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声律启蒙》PPT显示

 2、基础练习

 (1)读对联 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PPT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补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预计此题学生不能很顺利的拟写出来,教师注意巡回参与小组学习,适时点拨启发)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人人参与,享受课堂。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

 3、课外提升练习(链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下列对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PPT显示:

 ① 春晖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唢呐,同属塞北民风

 设计意图链接高考真题,使学生对对联题的难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树立学会拟写对联的信心,培养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l 环节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略)

 以对联形式勉励学生珍惜学习生活

 u 不苦不累,高中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u 才思敏捷数理化游刃有余 出口成章政史地无所不知

 l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提升练习题 PPT

 2、请每位同学围绕“对联”这一主题,办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就对联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自定,形成书面形式。)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

 趣联摭谈 对联里的修辞 春联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引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树立大语文观。一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延伸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研修学习能力,巩固课堂所学。

 附板书

 奇妙的对联

 对联特征(对句要领)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漫谈借对之于对联创作 / 查查362

 《奇妙的对联》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

 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见课本)

 3、妙联撷趣。(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①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范仲淹)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欧阳修)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②千古奇冤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

 ③恩泽曾为天下雨来仪不愧古人风(周恩来·藏头联)

 ④此志得舒为民舍予(老舍)

 谐讽联:

 ①昔具盖世(该死)之德今有罕见(汉奸)之才(讽刺汪精卫)

 ②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含义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行业联:

 ①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饭店)

 ②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鞋店)

 ③虽为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④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宾馆、旅社)

 ⑤常留桃李春风面聊解蒹葭秋水思(照相馆)

 集句联: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店)

 ②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

 (传说一士人家贫,欲与朋友祝寿,无钱买酒,遂以水代酒曰:君子之交淡如,其友笑答:醉翁之意不在。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主人有意隐去“酒”字,足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和高雅的志趣决非泛泛的“酒肉”之情可比。纯朴友情,尽在对中。)

 妙联撷趣:

 ①曹梦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汉高祖封侯洛阳萧红韩寒

 ②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增字联]

 ③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减字联]

 ④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⑤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大门联,后来有人巧妙的换了“请”和“莫”两个字的位置,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此环节由学生讨论发言说明妙处,教师适当启发、点拨补充)

 四、板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多媒体显示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启发、点拨)

 1、给出上联对下联。

 ①上联:行千里路下联:(读万卷书)

 ②上联:精卫填海下联:()

 精卫填海雪中送炭

 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锦上添花

 望梅止渴绳锯木断

 画饼充饥水滴石穿

 2、对联寻亲: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②雨滋春树碧连天

 ③腊梅吐芳迎红日④学海无涯勤可渡

 ⑤书山万仞志能攀⑥立志读尽人间书

 ⑦绿柳展枝舞春风⑧风送花香红满地

 (①⑥、⑧②、③⑦、④⑤)

 3、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眼前景、身边事皆可入对联。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作集句联。

 ①今天,青春年少的学子、博学多才的老师和可亲可敬的长者济济一堂,辑一副对联,描写此盛况。(参考:群贤毕至,谈笑有鸿儒;少长咸集,往来无白丁。)

 ②辑一副对联,表达你和远方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高考对联集锦:(多媒体显示)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1、扫千年旧习()

 2、祖国江山好()

 3、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五、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课外继续搜集妙联。

 2、继续完成对联练习题。

 3、为学校图书馆和宿舍各写一副对联。

《走进对联天地》第一讲“对联概述”教案

《漫谈借对之于对联创作》

学习《无情对》一课,大家初步接触、了解、掌握了借对手法。

关于借对手法,需要明确几点:

1、它不是专门为创作无情对,而发明的手法;

这样理解就错了!

不要以为学完这几天的无情对,以后的对联学习,就和它没关联了。

2、它原本是古代诗人、联家,创作偶句常用的手法;

当然包括对联

3、它的偶尔“密集使用”,创作出了无情对;

最初,出现在明朝。如李东阳等就创作过。

在清朝,无情对开始成为现象。

也就是说,正因为是在日常的偶句、对联创作中,经常用到借对,才使无情对具备诞生的土壤。

4、现在和将来,它依然是普通对联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

不是说,古人用了。今天就过时了。

只不过,今人暂时不如古人而已

原因,我在讲义中概括了。

5、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在于初步教会大家无情对。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们多掌握一种创作对联的基本对仗方法。

请注意:这是运用汉字构成两行对仗的常用办法之一。

之前,我把借对形象地比喻为“乘法”。就是这个原因。

这就是教案中说的:“掌握借对手法,于高层次的对联创作很有益处。”

是社会成联创作的必备工具。

本次讲座,就和大家聊一聊“借对之于对联创作”,以便更好地学以致用。

一、借对被古代诗人常用于诗词偶句中。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举到这个例子:

行李淹吾舅,

诛茅问老翁。(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

上句中"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转”。

再如

少年曾任侠,

晚节更为儒。(王维《崔录事》)

下句中“气节”之“节”,借为“年节”之意,形成工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下转”。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上句中“甲”为“兵甲”之“甲”,下句中“丁”为“壮丁”之“丁”,同时借其“天干”之意,形成工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转”。

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只要注意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例句。

二、借对被古代联家常用于对联中。

先看明代的对联:

后死须知无二道;

先生岂愿有忠名。(明 吉水县二忠祠联)

很显然,后死/先生,是借对。

DLWXZ1134落花时节(1124932271) 19:13:29

老师,这是下转对吗?

丑时(253429338) 19:13:47

丑时(253429338) 19:13:30

再看清代的: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严问樵挽姬人朝云联)

有人讹传这是东坡的联

“朝云”为姬人名,现借“朝”为时令类词对“暮”,借“云”为天文类词对“雨”成工对。

类似,武松/文竹。

四裔人传相司马;

大年吾见老犹龙。(张之洞贺李鸿章七十寿)

司马/犹龙

使青士有年,欲安天下今谁属?

忧苍生成病,未定江南死不归。(曾国藩挽左青士)

青士/苍生

看看《清联三百副》中的部分作品:

可能之前大家读过,但没注意到借对。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李渔 题南京芥子园“歌台”)

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雪儿:隋末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雪儿/霜鬓”属借对。

陆沉欲借舟权住

天问翻无壁受呵 (丘逢甲 题“无壁楼”联)

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引申为埋没。天问:《楚辞》中篇名。屈原作。“天问/陆沉”属借对。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黄奎光 题海心亭)

联中“十分之一/对影而三”,借对。

十/对。对,取其“双”之意。

三、被近代和当代联家常用于对联中。

先看《民国联三百副》中的部分作品:

扪心只有天堪恃;

知足当为世所容。(林纾 题书室门联)

扪心/知足,借对。

老不白头因水好;

冬犹赤脚为师高。(易顺鼎 题扫叶楼)

谁指出来,哪里借对?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对联的概念、历史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2、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讲授、合作探究及欣赏。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两课时

(一)激情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传统文化浩森无边,源远流长, 对联更是这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往今来,骚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妙联绝对。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佳节良辰;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宴聚饯别;对联总是如影随形,鲜亮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美丽着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天地,那么什么是对联呢?它在怎样的历史呢?

(二)自主阅读 把握要点

1、什么是对联?你对它了解多少呢?它有怎样的基本特征呢?小组探究归纳整理。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和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贴在柱子上的叫“楹联”,书于门上的叫“门联”。

对联由上下两句对称的句子构成,在世界上只有汉子才可以做到。所以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两行”文学。

2、对联有怎样的历史呢?每个时期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呢?小组探究归纳。

中华对联历史悠久,萌芽于先秦两汉,成长于六朝,成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

⑴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对联的萌芽时期。《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魏时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这样的对偶句就是对联的前身。

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就集其诗中对联,挂在自己的客厅里:“座上客常满,怀中酒不空。”这副厅联,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罢官后,与其三妹刘令娴写了两副联:“闭门罢庆吊,育卧谢公卿。”和“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两幅联贴于门上,可以说是最早的门联了。距今也有一千四百多年。

⑵唐五代时期

唐五代是对联的成熟期。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贞观宝翰的门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足见统治阶级对对联的重视。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时人便仿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春联。

⑶宋元两代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宋初就兴起了撰联之风,文人互相对句。如大文豪苏轼和好友黄庭坚一边下棋,一边吟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这幅对联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文人们下棋钓鱼论文对句的高雅生活情趣。

⑷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鼎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写对联,而且身体力行。并亲为一阉猪户书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明朝大学士解缙,可称为撰联奇才。他幼时,家贫,刻苦读书。一年,他看到对门一财主家有一个竹园,又想到自己刻苦读书,便撰联一幅,贴于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不高兴,就将满园竹子拦腰砍断。次年,解缙又撰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更加生气,索性将满园竹子连根全挖掉了。第三年,解缙在撰联:“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无可奈何。这是一则趣联故事,却真实地反映了明代对联鼎盛之况。

到了清代,对联空前繁荣,尤其是孙鬓的《昆明大观楼》长联的出现。才使得对联具备了很强的文学性,成为一种独立的两行文化,大摇大摆的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成为清代文学的代表,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对联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⑸改期开放以来

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联,逐渐繁荣昌盛。中国楹联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对联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树立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随之,在全国各地,楹联之市,楹联之县,楹联之乡,楹联之校,楹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中国又迎来了一个对联的春天。

3、对联有怎样的性质呢?请自主筛选信息并整理归纳。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内容和表达用途来分,有如下属性。

1、应用性

①风景类。用于亭台轩榭,山水风景,增添人文性和知识性。

宣化九女潭:一挂帘笼,一潭碧水瑶池浪,九天烟雨,九女娇容白玉莲。(水)

阳平豹子崖:卧豹雄姿,涛如怒聚山如恨,青松老态,海似心宽路似虹。(山)

宣化醉仙楼:醒而醉,醉而醒,醉醉醒醒,醒醒醉醉;

佛而仙,仙而佛,仙仙佛佛,佛佛仙仙。(楼)

白云九龙寺:游九龙禅寺,看九岭凝苍,九井流泉,九天落照,山环水绕九重殿;拜千佛灵光,听千年击磐,千声成诵,千客焚香,月白风清千里云。(殿)

②人物类

徐海东大将:会为乡邻烧瓦罐,终帮领袖铸金瓯。

鲁迅: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③时事类

贺嫦娥一号奔月:银汉张灯,漫步太空三俊杰;

月宫结彩,频斟美酒两嫦娥。

北京奥运会:奥运中开,万里长城多壮丽;

祥云天降,千年故国更辉煌。

④行业类

题裁缝店:尺量天下宽和窄;剪裁人间短与长。

悟道茶公司:醒脑提神,万里清香三省外;

品茶悟道,千年文化一壶茶。

⑤题赠类

自题:文章唯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黎元洪)

赠人:

赠顾益三:诗卷一开多有益;言行三省乐天涯。

格言: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题咏:合肥包公祠:无私方能铁面;有口皆颂青天。

⑥喜庆类

包括:春联、节日联、贺联、迁乔联、寿联等。

⑦哀挽类

包括:挽联、墓碑联、祭祀联

2、文学性

对联归于文学体裁,它联语精炼,常以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思,叙事、议论、抒情,无所不可。可以创造艺术形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理相洽,有深远的意境,有反复咏叹的意味,前人曾以“诗中之诗”来赞对联。

如: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三峡截流,神州盛事壮山河。

这是2004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上联,考生应对,此联分别叙述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国家大事,夹叙夹议,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对于祖国的热爱。

对联讲究生动形象,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丰富的内容,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拟人、对比)

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夸张)

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比喻)

山中落日沉于涧;楼上观花却见心(双关)

3、谐巧性

对联又是一种游戏文体,具有谐巧性,与谜语、酒令性质相类似,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如: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须梅(媒)。(双关、谐音)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双关、巧用古人名)

(三)、故事链接 欣赏积累

朗读“故事链接”中两个故事。欣赏明代吴中才子祝枝山和乞丐的对联智慧,感受徐文长巧戏“哈巴狗”李根霸的从容与精彩。

从才子和乞丐的对联中我们看到了明代对联的繁荣。就连路边的乞者都能出口成对,而且绝妙无比,可见当时对联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对联源于生活,又丰富美丽生活,今天我们同学们如何让对联美丽丰富自己的生活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四)、吟联作对 课外实践

1、完成本讲后的“课外实践”作业。

2、积累不同时代的名人名联趣联故事。

(五)、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1、学生谈学习本讲后的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概念、历史及属性,感受了对联带给的智慧和愉悦。希望这古老传统的精典能成为你的朋友,能成就你年青时尚的梦想!

文章标签: # 对联 # 学生 #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