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4北京高考难度_2014北京高考说明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北京分文理科吗2.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3.2014高考成绩为什么好多人的语文一卷是0分4.北京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2014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70517人。其中, 文理 情况:文科人数19389人,占统考报名人数的30.1%,与去年比较减少1524人;理科人数45095人,占统考报名的69.9%,与去年比较减少1360人;文理人数配比上,与去年比较,文降理升,相对报考理科的人数又多了一些

1.北京分文理科吗

2.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

3.2014高考成绩为什么好多人的语文一卷是0分

4.北京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2014北京高考难度_2014北京高考说明

2014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70517人。

其中, 文理 情况:文科人数19389人,占统考报名人数的30.1%,与去年比较减少1524人;理科人数45095人,占统考报名的69.9%,与去年比较减少1360人;文理人数配比上,与去年比较,文降理升,相对报考理科的人数又多了一些。

希望能够解决您的问题望采纳,谢谢!

北京分文理科吗

北京高考填报志愿技巧如下可供参考:

一、志愿填报方式与填报时间

(一)志愿填报方式

考生志愿填报实行网上填报方式,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edu.cn;www.bjeea.cn)进行志愿填报。

(二)志愿填报时间

1,6月27日8时至7月1日17时,统考考生填报本科提前批志愿、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本科普通批志愿,单考考生填报职教师资班和高职单考单招志愿。

2,7月21日8时至7月22日17时,未被录取的统考考生填报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普通批志愿。

3,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及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期间,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

二、志愿填报相关政策说明及注意事项

1,“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分区(指考生报名所在区)投放计划,同一高校不同区、专业之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得互调;“

2,农村专项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燕山、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经开区)的农业户口考生;

3,从2023年招生起,往年被“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相应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4,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我市集体户口的毕业生,在限定范围内报考: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不参加全市统一志愿填报;

5,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填报艺术类专业。其他情况不得报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填报专科批次志愿或高职单考单招的志愿,不参加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

6,已被保送生招生、高职自主招生、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等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志愿填报;考生要严格按照《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报志愿;

7,在填报之前,要仔细参阅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院校的具体要求,结合个人的相关成绩、身体情况选报志愿。如: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须符合相应的选考科目要求;

8,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要符合相关的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要求;填报军事院校、公安院校、武警部队院校等本科提前批录取的专业,须按时参加面试、体检等工作;填报统考专科志愿时须确认本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和成绩符合专业要求等;

9,考生登录志愿填报系统的密码为高考报名时登录报名系统所用的密码。考生可在志愿填报系统开通的各个时段修改密码。考生须妥善保管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密码,切记不要泄露。如考生忘记密码,请按网页提示找回密码或者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本人所属报名单位申请重置密码;

10,考生须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予补报。考生志愿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

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

北京分文理科吗如下:

北京高考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是最早在浙江和上海试点,改革从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第二批实施新高考的是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地区,已于2017年9月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在2019年高考时。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地区也就是在2018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启动,这些省份分别是重庆,辽宁,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河北,江苏。

高考的起源

高考,原名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创立,是朝廷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一种方式。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人才的选拔要么是通过打仗立功,要么就是通过贵族的继承和世袭。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于是名门望族子弟被选为上品作高官,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选为下品小官。以至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今年,语文、数学、英语及学考等级考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英语听说考试满分50分,其他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满分30分,取两次听说(听力)考试的最高成绩与其他部分试题成绩一同组成外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学考等级考科目成绩按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本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学考等级考共六门科目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专科批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总分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014高考成绩为什么好多人的语文一卷是0分

⑴ 外地学生在北京能参加高考吗

外地学生是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申请条件如下:

1.进城务工人员版持有在有效期内权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比如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总的说来,北京“异地高考”和五证密切相关,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⑵ 北京户口,在外地读书想回京高考有啥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来的人员,自可以申请报名参加高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2019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北京市高考对学籍和会考成绩没有要求,符合以上报考条件就可以报考。

(2)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扩展阅读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者。

⑶ 外地学生可以在北京高考吗

外地学生是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申请条件如下: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比如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总的说来,北京“异地高考”和五证密切相关,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3)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扩展阅读

一、申请材料

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提交其父母的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明: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父母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父母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须提供孩子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3.身份证明:身份证。

上述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并于指定时间前提交至随迁子女报名单位,由报名单位进行审核。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无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核。

二、北京异地高考人数相关统计

2008-200 *** 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⑷ 外地户口孩子从起就在北京,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可能有难度,复目前想通过制这方式在京上学高考的外地人太多了

好像符合在京中考资格的外地孩子目前在京中考只能报职高技校不能报普通高中(也就没考大学资格),想上高中回户籍地上初三中考上高中去。(非京籍中考生诉北京教委终审败诉(2014年)自己网络这新闻去··好好看看(当然在京异地高考也没完全放开也有报名限制,有更苛刻的异地高考条件不符合无法在京高考,符合在京高考外地孩子目前好像没资格报本科只能报个高职而已)

以上仅供参考,因政策多变需要家长亲自去学校或教委咨询,外地孩子在京中考报考条件和报考限制有哪些,外地户籍孩子在京异地高考条件有哪些,在京异地高考报考限制有哪些··,都确认好了根据情况决定孩子在哪上学考试

(有人问为何我孩子从小出生北京在北京上小学中学就不能上高中高考呢如北京许可就会有大量外地人都北京生孩子在京上学然后再参加高考,这个人数量是非常多的。毕业又都要北京户口同等待遇,北京真无法承受。每年现在大概20多万外地人通过各类方式转北京户籍,孩子也是京户。看个人本事了)

⑸ 外地户口的孩子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在北京上学参加高考

不好在京上学复了·制·北京控制外地人口很严··

按照2014及2015年北京幼儿升小学最新政策··非北京户籍孩子在京上学卡的很严··父母要有五证·一些区还额外要求孩子父母在孩子上学区要连续缴纳社保一定年限

如孩子幸运在京上小学后分配到北京的中学读书·要在京中考也要符合一定规则·符合的只能中考上职高技校·不能报考北京高中(也就失去考大学机会)因此为了孩子未来考大学··至少中学就要回户籍地去上·在户籍地中考考本地高中再高考(非京籍中考生诉北京教委终审败诉(2014年)自己网络这新闻去),,

而你想孩子直接从外地借读北京高中比较难··最关键就算你在京上高中并符合在京异地高考条件(具体条件你自己网络新闻·新闻里有·····网络北京异地高考)··在京报考是有限制的···好像目前只能报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其他的不准报考··需要回户籍地高考去····具体网络相关新闻和咨询学校老师或北京教委

所以为了孩子还是让他在户籍地上高中高考为好··怎的也争取上个本科。

⑹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北京已经开放异地高考,满足条件就可以。 在北京如果随迁子女想参加异地高考,有两种途径。 一是拿到居住证。北京居住证办理条件还未出台,但是参考国务院前两天刚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想要在北京拿到居住证,首先在北京要有稳定的就业和住房,并有连续参加保险和积分的限制。而且意见稿只是说积极创造条件使居住证持有人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能不能和北京考生享有同样的高考权利有待考察。 二是符合6+6+3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只能参加高职高专的录取。 “6+6+3”含义: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即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⑺ 外地户口的孩子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在北京上学参加高考

北京已经开放异地高考,满足条件就可以。

根据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京政办发〔2012〕62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拿到居住证。北京居住证办理条件还未出台,但是参考国务院前两天刚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想要在北京拿到居住证,首先在北京要有稳定的就业和住房,并有连续参加保险和积分的限制。而且意见稿只是说积极创造条件使居住证持有人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能不能和北京考生享有同样的高考权利有待考察。

符合6+6+3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只能参加高职高专的录取。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即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7)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扩展阅读

北京上学参加高考相关规定:

其中,申请在京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京政办发[2002]19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教基[2002]31号)执行。

1、有关办理程序主要是由其父母持申请借读者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 *** 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

2、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有关证明,向暂住地所在的乡镇人民 *** 、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再持其为学生开具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⑻ 子女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学籍+户籍”高考政策,也就是说,在户口所在地,并且有户口回所在地答的学籍,这样才能够在本地高考,目前实行这样政策的省份有河南新疆等;但是北京目前实行的是户籍高考制度,因为没有人愿意到外地去参加高考,所以北京人一般都是在本地高考的。所以北京的情况是户口政策成为了限制高考的唯一政策。

⑼ 非京籍学生什么条件可以参加高考

根据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9)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条件扩展阅读:

关于北京异地高考方案:

2012年10月15日是市教委承诺给予回执的最后一天。上午,市教委将“ *** 信息公开告知书”交给家长代表。

对于“关于北京市异地高考研究情况、实施时间和随迁子女高考资格认定问题”,“ *** 信息公开告知书”回复,北京市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等相关部门正在市委、市 *** 的统一部署下,研究起草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

“经市委、市 *** 会议审定后,原则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对于“关于2013年非京籍高三学生是否有在京报考考试资格问题”,告知书回复:

“2013年我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需按照教育部工作规定,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制定、发布。据了解,我市尚未接到教育部关于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请随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的信息。”

北京新高考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纵观2014年的高考课标一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4年变成了“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选取《旧唐书?于休烈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单个实词变成了“双词语”其所考查的四个词中“属文”和“践祚”相对简单,“励精”和“荡覆”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变成了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对课标一卷的省份而言,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闺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是典型的篇章结构题,第九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综合题,就手法而言,实质上考了一个动作描写,难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写。这道题在2014年试卷中变化较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难度增大。所考查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应该说在书写上难度不大,但要结合语境联想到,还是很困难的。

小说阅读。小说阅读选择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学作家叶紫的一篇《古渡头》,侧重考查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结尾技巧三个方面,难度不大。

传记阅读。传记选择科学家波尔作为命题素材,主要考查了归纳概括、性格品质分析等题型,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应用。成语题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所考查的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难度不大,可以说从2009年倒2014年间,这是最简单的一道成语题。辨析病句题,语言连贯题,填充句子题和以往的考查相同,难度不大。十七题是一道图文转化题,要求考生将一个框架图变为一段文字,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读懂图意,这道题的创新性较强。

作文题。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的作文依然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就审题来看,一句“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展现了这道作文题目具有多向思维,只要不脱离原材料均可视作切题作文。总体上有以下特点。(1)暗含时政,巧妙构思。“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比赛项目,说明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规则,所以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探讨“规则”的问题,练习当下的“反腐”大潮,法律本身就是一个规则,而腐败者想尽办法逾越规则。所以说这道作文题时政性鲜明。(2)多向思维,全面立意。站在传统思维的角度,这道作文可以写“坚守规则”,从“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角度思考,这道作文可以写“合作双赢”,也可以写“创新思维”,从“引发人们的争论”来看,还会出现更多的立意。(3)辩证思考,写出深刻。材料本身暗含思辨性。就规则而言,要不要突破?当然,好的思维值得提倡,错误的违反规则将会带来无穷的危害,所以说有些规则要突破,有些规则不能突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相对而言,2014年的课标卷作文还是比较容易的,最少不会出现审题偏差的问题。

二、六大变化归纳:

1.现代文阅读难度增加,首次出现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

2.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考查由单词变成了双词;

3.文言文首次出现了对于文言断句的考查;

4.名篇名句默写改变常态,形成在语境考查的格局;

5.成语题改变考查形式,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难度降低;

6.图文转化题由以往的表文转化、图文转化、徽标解读变为框架图解读,难度增加。

总体而论,2014年的高考语文课标一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形式,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调整,打破了以往年年相似,岁岁相同的状况,让课标卷的语文滋生了活力。

三、对于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思考。

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六大变化旨在告诉我们,语文试题的命制是动态的,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坚持以考纲为本,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把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上,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识记知识,落实基础。“名篇名句默写”连续多年做到不超越64篇必背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指引学生中学阶段必须积累考纲要求的名句名篇,努力做到会背、会写。2014年的语境考查旨在告诉我们,学生的名句背诵并不是简单地写字训练游戏,而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含义基础上的识记,这种变化,有利于将中华文化的传统诗词素养落到实处,让诗词文化的崇高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2、全面备考,不漏盲点。2014年的文言断句题为我们已经敲响了警钟。一个时期以来,高中师生为了应对高考,采取了“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策略,对于考纲中列出的文言断句等不够重视,甚至于在备考过程中直接略去不讲,导致考生知识残缺,这一变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加强积累,培养素养。回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都停留在人文素养的层面,引导学生具有诚信、操守、品德等素养,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精神价值观,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的精神,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

4、扎实学习,突破模式。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自我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老师针对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总结出了所谓的“意境分析型”、“手法鉴赏型”等基本题型特征,进而构造出答题的模式。回顾2013到2014的考题,在设问方式上更加侧重考生的情感体验,旨在让考生真正走入文本。特别是2014年考卷的第一题,这种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重在引导考生要学会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连续多年的一个模式,势必会将高考语文逼上绝境。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在全国实施高考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诸多专家呼吁提升语文地位的极力鼓动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让我们看到语文试题的变化之美。在此呼吁我们的命题人胆子再大一些,努力突破固有的试卷模式,将众多的创新的题型引入试卷,激起多年来沉寂的死水,让真正的提升语文素养,发挥考生的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就这些,望采纳

北京 新 高考 是从2017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7年9月高一 新生 入学时开始实行,2020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3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其他科目中选择3门进行 考试 ,总分为750分。

新高考改革是分批次进行的,也就是说不同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时间不同。最早在浙江和上海试点,改革从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采用3+3模式,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料。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模式解析:

根据各省份实施方案,前两批试点省份是“3+3”模式,而第三批采取的是“3+1+2”模式。

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统考科目和首考科目计原始成绩,选考科目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这是充分考虑各省份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改革阶段特征的结果。”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3+1+2”方案有12种组合,大幅降低了新高考对高中师资、教室等软硬件资源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推进改革的难度。

教育部考试中心常务副书记于涵表示,“3+1+2”方案与此前“3+3”方案在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在选择的维度上,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需求和长远利益。

文章标签: # 高考 # 北京 #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