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河南高考舞弊,河南高考集体案

tamoadmin 2024-08-02 人已围观

简介1.准考证上可不可以写字2.学业水平考试舞弊真的会影响高考录取吗?3.的坏处4.洛阳高考移民:从潜规则到反规则5.河南洛阳无访社区考生中招降 3 分录取,是否破坏考试公平性?6.60分,揭示社会现实的作文7.教育市场化是谁提出来的8.高考结束后,为何监考老师一定要收回草稿纸?而不让考生拿走?河南“专升本考试泄题”,培训机构是从命题人员手中获得考试题的。就在2020年7月9日,河南专升本考试于正式进

1.准考证上可不可以写字

2.学业水平考试舞弊真的会影响高考录取吗?

3.的坏处

4.洛阳高考移民:从潜规则到反规则

5.河南洛阳无访社区考生中招降 3 分录取,是否破坏考试公平性?

6.60分,揭示社会现实的作文

7.教育市场化是谁提出来的

8.高考结束后,为何监考老师一定要收回草稿纸?而不让考生拿走?

河南高考舞弊,河南高考集体案

河南“专升本考试泄题”,培训机构是从命题人员手中获得考试题的。

就在2020年7月9日,河南专升本考试于正式进行,当天一共有两门考试,上午是英语,下午是专业综合,专业综合即为各类专业术科考试。然而,当天考完之后,很多名考生都反映,管理学考试的考试范围似乎发生了变化,很对考生都不会做这些题。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有几家培训机构,大量押中原题,并且提供的模考试卷大题和考题一模一样,甚至连题目的顺序都不变。事实上,对于经验的教师来说,通过多年的研究,可能能在考试中押中题,但是一般情况下,押题也只能是考题的核心考点相同或者接近,但是题目内容一定不会完全相同,押题和考题一模一样,顺序都不变,这种概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培训机构大量押中原题,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考试的题目被泄露了。

然而,这些培训机构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然将之用来作招生宣传。事实上,某培训机构就声称,优势科目综合押题命中率达95%以上。这一也被考生直接反映给了河南省考试院,同时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针对网上反映的河南专升本管理学科目考试有关问题,河南省成立了专门的联合调查组,并就此事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某培训机构竟然直接与参与命题的人员赵某某有非法利益往来,该培训机构给了赵某某一大笔钱,从赵某某那里拿到了管理学科目考试的所有题目,然后培训机构又将这些题目泄露给了部分的考生,以此来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

由于此事影响极为恶劣,到目前为止,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并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和培训机构的相关人员取了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也表示,将依法对这些违纪人员进行处理,同时,也会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处置办法,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事实上,河南省本科录取率只有33.26%,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倒数第二,可见大部分河南考生的归宿是高职大专。这部分考生很多都会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当然,专升本的考试与高考的关注度不是一个量级,也比不上考研的关注度,那么,在专升本中进行考试舞弊,在纪律严格程度和惩罚措施上是否有差别?事实上,不管是在哪种考试中,只要是舞弊,都是违法的,当然,协助他人舞弊,也是一样的,惩罚措施也不会有根本的差别。

总而言之,河南“专升本考试泄题”,培训机构是从命题人员手中获得考试题的,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泄题的命题人,都将受到严惩。

准考证上可不可以写字

2021年2月23日,虞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纪检委已介入处理,当年参与人员已受到处分。

2月22日,河南商丘64岁的孙某原先是名在编小学教师,因超生停职后1999年8月被他人顶替其教师资格,孙某多次反应无果,也因“双重”身份被暂停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孙某儿子称,顶替者曾迫使孙某签知情协议书,并每月补偿350元。目前,孙某的农村养老保险已经恢复。

扩展资料

冒名顶替频发

近年来,“冒名顶替”被频频爆出,从2001年的“齐玉苓案”、2009年的“罗彩霞案”、2016年的“王娜娜案”、再到2020年的“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冒用身份的高考舞弊不断被曝光。

曾有媒体统计过,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有242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公示期后学历作注销处理。

学业水平考试舞弊真的会影响高考录取吗?

不可以。考生准考证需要带入考场,不要在准考证上写字或做标记,以免造成违规。准考证禁止涂改,背面必须为空白,被抓住基本视作处理。

准考证的用途

1、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

2、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

3、准考证同时也作为考试报名费的收据。

行为与涉及范围

1、

是考场中的一种舞弊行为,是用各种欺骗手段以他人身份代为参加考试的行为。替人的人就是所谓的。

2、泄题

就在人们对河南濮阳高考舞弊案震惊不已的时候,这只黑手已经伸向了研究生考试。在05年研究生考试开考前,记者在一些考研网站上看到大量帮你考试的信息。记者以考生姐姐的身份和一个叫黄海英人取得了联系。

她向记者承诺,可以利用手机和无线耳机在研究生英语考试的过程中提供答案,可以事成后收费。原来黄**是通过在考场传出答案,再通过QQ和手机传给其他购买答案的考生。在当天下午考试进行过程中,记者全程看到整个的过程。

3、老师

在濮阳高考舞弊案中,是监考老师向考生提供答案。他们事先居然收了考生20万块钱,同时66个考场的监考老师也都分别收取了一定的好处,答应在考场上把考试纪律放松,甚至有的老师直接参与了传递信息,给学生直接传题。

而在记者暗访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答案的提供者变成了受人雇佣的。而在广西南宁警方破获的一起四六级英语考试案中,负责组织考试的广西交通职业学校外语系老师们则干脆把试题提前告诉部分考生。

4、科技

用于高考的先进设备层出不穷。在手机、电子辞典、对讲机、机和针孔耳机这些东西日益引起教育部门关注的情况下,有人竟然制作鞋。

2007年5月31日,沈阳工商与公安部门对一隐藏在社区居民家中制作高考鞋点进行查处,收缴鞋42双以及钱包9个。每双售价2000元的鞋很受青睐,而且由于他们打着通讯器材销售的幌子,销路一直畅通无阻。

5、小抄

在考试之前,考生会将答案事先写在纸条或隐蔽的地方,是的手段中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的一种。

6、游戏

在一些游戏中,玩家通常用器进行。但这并不能说明玩家道德有问题,只能说明玩家的水平差或难以忍受冗长的刷级或无聊的片段。但是在游戏对战中,是会受到大家的鄙视的。

使用Hook技术将HL/CS读取时会由程序码改变而读取拥有功能的dll

动态连结档案,它总共经历了非常多的改版,每一个改版都有着新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使用自己的选单和console,功能非常多样化,有着自动瞄准、射击、雷达等。

但你要知道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本来就在你的用户端已经取得的资讯,没有程序可以将服务器端未开放的资讯送到你的电脑。

OGC将所有可以从用户端得到的资讯做成一个个的功能,但是像是敌人生命值这个资讯是在服务器端的你就没办法得知,雷达也是服务器端的资讯,所以OGC没办法取得,所以OGC的雷达算是半雷达,只有可以看到或透过墙壁看到的敌人或物品可以显示在雷达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准考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的坏处

河南省招办日前发布《致全省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的一封信》,提醒2018年1月中旬参加河南2016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诚信应考,违纪舞弊被发现,将影响高招录取。

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维护广大考生利益,河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所有考场均配置金属探测仪、无线电屏蔽仪和监控设备。每场考试入场时监考员都会对每名考生进行违禁物品的检查,进行“准考证、”等信息的验证比对。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违纪舞弊处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违纪舞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受到取消考试成绩、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其相关信息等严肃处理,甚至失去将来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招录取工作中,有25名考生因学业水平考试违纪被高校退档;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招录取工作中,有10名考生因学业水平考试违纪被高校退档。

这个好。

洛阳高考移民:从潜规则到反规则

一、践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了社会的信用危机。

现象的泛滥助长了部分学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风气的形成会引发同学们所厌恶的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会影响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干扰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荒废学业,丧送一生。

因为可以,学生没有用心学习,也就没有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在参加正式的考试时必然会败北。因为,使自己成了最后的失败者。?

三、虚荣心一天一天的膨胀,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养成投机取巧的坏习惯,增长了惰性。?

四、伤害、欺骗了老师。

考试除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是检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成绩是目前衡量教学质量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测试,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虚的分数会危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妨碍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为考试,老师不知道学生的真实成绩,失去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可能会伤害了同学。

因为考试,你没有与同学付出同样艰辛的努力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班级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的氛围;在重要的考试中,者不仅仅是自己取得了不该得到的名次和证书或利益,而是直接将另一些考生推向了悬崖;对于主动帮人者,无法有效地考出自己应有的成绩;对于被动帮人者,因为本身就是不情愿或“被逼”的,就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了。

扩展资料

是重大原则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对于僵化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还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现象很普遍,不过普遍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给者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进而更加激励和坚定这一人群将进行到底的信仰和决心。

但这绝不会是长久之计,这个时代可能会给投机取巧者一些生存的缝隙和机会,却不会让他们永远无穷尽地占领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剽窃别人唯一的作用也只是复制而已。对自身也没有什么好处的。

百度百科- (汉语词语&行为)

河南洛阳无访社区考生中招降 3 分录取,是否破坏考试公平性?

对于洛阳的一些高考生来说,“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远没有去重庆上高中重要。

 《中国青年报》以“洛阳:高考移民成公开产业”为题报道,《洛阳晚报》上不时出现一些小广告,为外地的私立中学招揽生源,口号是:“到重庆上高中,考大学更轻松”,“选新疆高中,考大学”等。国家规定,在某地参加高考的必要条件是当地户籍和学籍须满3年,但记者暗访发现,打广告的这些学校,个个“灵活”得很,它们有办法迁移户口,甚至能买到户口,“这边户口和学籍都不动,那边办新的”。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一部分孩子,人家在外地高考——你知道,"高考移民",哪个学校没有?”

 以“你知道”开头的一种世事洞察的语气,指出的是一种让人痛心的丑闻泛滥。而正如你也知道的,每年一度的高考,已成为媒体恒定的新闻富矿。今年以来,已有“跨国高考移民”案、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重庆31名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等。但这些仍只是“突发新闻”。当成为公开产业的“洛阳高考移民”惊艳亮相,你同样知道了,作为一种常态丑闻,它其实早已有之。虽然你不能确定,它开始于何时,却让你明白地知道,有一种作与舞弊,像一种不祥的命运,一直与高考招生如影随形。

 在洛阳成为“公开产业”的高考移民,对应着重庆失序的高招监管。若说此前曝出的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作,一度让人惊叹作的规模之大,作丑闻在高考所罕见,那么此次高考移民,则让人感慨在作这样一条耻辱的利益链条上,多个部门“配合”之密切。

 据报道,对正在洛阳热火朝天招生的重庆赛德、纯阳等学校,早在2007年,曾因违规办学和违规招生受到查处,但“两校依然我行我素”,以致在被查处的当年“又有421名学生在渝参加了高考”。所以如此,因为“它们的做法,曾经得到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在今年洛阳招生中,赛德一位牛姓老师向记者展示了几十名河南学生的重庆和户口页。上面显示,很多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都以“上学”为名,由重庆市某派出所的同一个民警经手办理了户口迁移。牛老师自豪地强调,“每年给派出所分二三十万元的管理费”。

 真的很遗憾,我们又发现了在考生民族成分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公安部门。因为“你知道”,更改民族成分必然要通过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至于转户籍或伪造户籍,没有户籍管理部门的“配合”自然难以实现。至于教育、工商等多部门的“协同作战”,当然也不可或缺。因此不论是民族成分作,还是高考移民,都表明在貌似严密的制度防控中,总有“百密一疏”之处,于是也就总有一个制度后门为钱权者所用。因此,面对高考舞弊,永远别说黔驴技穷,世事总是黯然地提示我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高考制度被视为维系起码公平的脆弱年代,愈多的高考舞弊是高考公平不能承受之重。当我们得以进一步翻检相关舞弊案的生发机理,所能看到的,是权钱取代了既有的制度及公平规则,使原来以为不足为外人道的、潜伏的钱权规则,一跃成为了显规则,或“反规则”。所谓反规则,是中央党校专家新近的创造。相对以往所说的潜规则,反规则是公然藐视和摒弃一切规则,表现为一种不顾一切的、赤**的功利行为。

 这正是一系列高考丑闻的特征。重庆31名高考生违规更改民族成分,对应着31个在当地“有权有势”的家庭;前不久媒体热炒的享受浙江高考航海模型加分的学子,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在这些中,权力就意味着加分,意味着这些高考生可以凭空比别的孩子“多收三五斗”。至于“洛阳高考移民”,包括此前的“跨国高考移民”,则无异是金钱与权力媾和的丑陋展演。在这里,金钱可以搞定一切:公平是可以被改写的,规则是可以被重设的,权力都是可以被买通的。“高考移民”成为权钱阶层的特权,也就不足为怪了。

 越多的高考舞弊,意味着在教育的消费上,一个规模化、公然的权钱垄断阶层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反规则的权钱规则,正是今天所有高考生不得不面对的不祥的命运,亦正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教育与未来所不得不面对的不祥的命运。

 那个叫权力的孩子,“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但你出走得太远,还能听得到吗?

60分,揭示社会现实的作文

这样的做法很不恰当,严格意义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社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试“优惠”政策吧。

最近两天“河南洛阳无访社区考生中招降 3 分录取”的事情冲上了热搜,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广泛讨论,许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有点过分。

原来在这里有这样一项规定:“如果这个社区的人在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去shang访,但是没有去shang访的话,那么就表明没有给这个城市造成任何的影响,可以享受3分的加分政策”。根据有关的媒体报道,在2019年这项加分政策是加5分,并且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68个人享受到了加分政策。

其实,如果是特殊情况给予某一地区进行加分,那么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出于“其它”目的,给当地考生加分,大家是不会同意的,存在“动机不纯”的嫌疑。

不可否认,河南考生的升学压力一直很大,并且远远超过其它地区。我大学是在郑州大学就读的,一个宿舍6个人,4个河南的,一个湖南的,还有一个是我。河南的4个舍友有3个是复读生,而且高考成绩都在600分以上。

我的一个室友曾和我说,在他们河南高考超过40%的考生都是复读生,想要在高考中夺得好成绩并且读上好大学真的是“太难了”,需要付出比其他省份考生的双倍乃至几倍努力。河南将近1亿的人口,但是211大学只有一所,郑州大学。

从个人情感层面来说,我觉得的确需要从政策方面应该给予河南考生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当下不允许复读的情况。但是这种政策应该是面向所有考生,而不是局部,并且还是出于其它目的。

考试是目前来说,我认为最为公平的一项人才选拔事项。它不会衡量一个人的样貌、长相、家境,只会根据你的考试成绩去判定。有的人可能会说,教育也是不公平的,比如某些地区的考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方便进入高校。

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可言。我们评判很多事都是依靠参照对比的。与其去不停地抱怨,不如脚踏实地去努力,你要相信越努力越幸福。

现在这个时代是属于知识付费时代,是“金子”,大概率是不会被埋没的,就像新东方的董宇辉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育市场化是谁提出来的

第一篇 08年上海满分作文《他们》,揭露农民工子女的处境

第二篇 09年网友写的北京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性的翅膀》揭露教育的不公

第三篇 09年网友写的河南高考作文《兔子,你傻啊》揭露中国现在的官与民

作文如下:

08上海唯一一篇满分作文--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我有一双的翅膀 潘夫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

我感到有点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对他的学生们唱起《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无边的事情。他老人家,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灰姑娘和自卑者,都会有一双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因为有一双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在初中里,我的目标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毕业班,会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华,那可能超过了一个省的录取数量,我对此深信不疑。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去颐和园春游,一块去国家大剧院看戏,我们知道我们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家胜者。我们也为外地人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邓玉娇的命运叹息,但那样的同情,与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同情非洲灾民,并无本质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我一瞬间也会有一些羞愧。他的车子被夺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是因为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没有?所以我永远能比别人飞得更高?

说到现在,您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外地的中学经常出现高考舞弊案,这里几乎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因异地高考被查获,这里从来没有;外地的孩子经常创下复读的纪录,这里很少复读;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数惊人,这里的孩子还没考已平添很多分......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的翅膀的人?

兔子你傻啊

兔子,你就是一个傻x。

兔子啊兔子,看完了这篇报道,我不由得从心底里送你1个大字:傻!

你也不想想,动物园是干什么的?管理动物的!狼是不是动物?你差点都被他吃了,动物园怎么连个屁都不放?为什么不惩罚狼反而逼兔子学游泳?如果司法平常就主持公道,动物园怎么还会出现狼撵兔子的事儿?狮子大法官属于动物园管,傻x兔子!

狼撵你到河边,动物园就忽悠你报游泳班,下回狼撵你到悬崖,他是不是还得忽悠你报飞行班?难道狼撵你,就为了吓唬你报这个班那个班?狼跟动物园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有没有脑子啊!傻x兔子!

说你是傻x,你还就是傻x,你知道这个培训班是谁家开的?动物园开的!鸭子教练就是王八园长的小舅子!你还倒过来给他们交培训费。还“90%的汗水,加油!嘎嘎!”,我呸!他是鸭子,你也是鸭子?你也不想想,你们家自打你爷爷的爷爷那辈儿起就不会游泳,他动物园办几天班就能教会你游泳?这符合兔情吗?你培训费不是白交了?还有巴西龟、金毛,你们更傻,自己天生就会游泳,还去花这个冤枉钱,就为了考个证?没证他能不让你游了?有证狼就不敢吃你了?说到这儿我还得说说你,金毛,你好歹也是名犬,面对坏蛋,就知道一味逃跑,还花钱去学怎么当落水狗,不害臊吗?

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动物园为什么不鼓励你们团结起来,奋起反抗,而是去学怎么逃跑?面对狼的威胁,现在不是学游泳的问题,不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大是大非问题!命都没了还学什么游泳?尸位素餐,我看这个动物园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行政不作为,与狼为奸,傻x兔子!

兔子,我骂你是因为你不争气,你自己有点儿独立意识好不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鸭子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那是人话吗?照这么说,蜈蚣游得最快了。“成功的90%来自汗水”,呸!他当鸭子也算成功?当天下第一鸭?你就学他吧,傻x兔子!

还有那两个专家,这帮精英吃饱了饭就会当吹鼓手。那个蛤蟆去年跳出来含泪我就烦他,“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这不是他去年说的吗?现在狼患当前,算不算“更危急的事”?他又跳出来这弱点,那特长的,这叫转移视线,搅混水!傻x兔子!他们和着伙给你洗脑,你看不出来?

那个仙鹤更白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放屁,你都让人追到河边了,现打洞来得及吗?就这样专家的话你也信,傻x兔子!

狼撵你,是你兔子的错吗?你连举报的机会都没有,举报有可能被司法狮子大法官说你颠覆动物园罪,狮子与狼都是动物园的专政工具,你岂能举报他们?但是这样的坏蛋不铲除,还有你的好?学游泳,惹不起你就躲得起吗?我告诉你,狗会狗刨,狼会游泳!狼是狗的祖宗!报班没用的,下次出门,最好带着修脚刀!

听我的话没错,傻x兔子

高考结束后,为何监考老师一定要收回草稿纸?而不让考生拿走?

你好: 推荐文章及地址: 作者:南风窗记者 陈初越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 17.8%,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9.3%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 今春“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 “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最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扩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写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无数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继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制度性缺陷,造就了高教领域的不公平,使农家的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大学,使外省青年越来越难以入读大都会的名校,使富家子弟总能变着花样混到文凭?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 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背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 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条如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现得较晚,而规模颇大。可以说,形形的教育腐败,把积累下来教育的不公正性推到令人难堪的新高度——它几乎扯掉了人们曾尊敬的那件斯文长衫。 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仅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来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色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购、基建工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然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级大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动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 《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陕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是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都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成”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的“师生之伦”:教师的“束修”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则分文不应苟取! 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我们不应淡忘4年前那桩“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这一开启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招生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权和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诉讼虽以栾倩等人撤诉告终,却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随后,山东省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异——这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端。 4年之后,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划拨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式进行具体干预和谋利; ——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办大学,取消在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要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的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地如是呼吁。 “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让平等受教育权重返时代议题的重心。■ (://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56783) 更多相关:://d.baidu/rs.php?q=%BD%CC%D3%FD%CA%D0%B3%A1%BB%AF%CA%C7%CB%AD%CC%E1%B3%F6%C0%B4%B5%C4&tn=sitehao123 再见

自从上班以后,我参加过很多次高考监考,次数多得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但是,11年的监考我记忆犹新。

那一次我是在其他学校监考,第一科监考的是语文。

我们按照学校规定的高考监考程序,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收好,清点确定无误以后返回考务室。才刚进门,就听见有监考老师说,有一个考场的试卷找不到了,领导们和两个老师很着急。于是看见学校领导焦头烂额的, 这可是重大的监考事故呀,责任重大。

学校领导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甚至于在广播里通知学生,利用各种手段问学生把试卷带走没有?但是学生都说没有,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无可奈何,也只好把学生放回去了。但是试卷必须得找呀,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只能把所有的试卷拿出来检查,但是当我走的时候始终都没有找到。

到了下午2:00,我们也准备进行第二科的监考了,才听学校领导说,早上的语文试卷找到了。可笑的是, 监考老师把试卷包在草稿纸里面密封给交了 ,弄得学校领导和两个监考老师忙了一中午,还 担惊受怕 的。

按照高考监考的程序来说,草稿纸都是必须密封起来上交的。但是,为什么会上交呢?我觉得有三点!

1.最主要的是防止答题卡和试卷造成丢失。

有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试细节要求没有好好培训, 学生参加高考还存在在学校里面小考的惯,考完后会把试卷给带走, 方便以后老师在课上讲解。

也不排除考生恶意把答题卡和试卷带走,这加大了监考老师监考的难度 。本着为考生负责的态度,也为了保护监考老师和考生的权益,避免产生在监考过程中,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求回收草稿纸。

2.回收草稿纸也是为了保留考生参加高考的一些证据和参考资料。

比如说,在评分中改卷老师对一个考场雷同答案有质疑,有争议时,为防止考试的发生,草稿纸也可作为一个检查的凭证。通过草稿纸也可以检查出一些考生有的行为没有。有效避免考试不公平的现象。另外,考生如对高考成绩有异议,草稿纸也可以提供佐证的作用。所以 在高考制度中,一般都要求试卷和草稿纸存档保留一年以上才销毁。

3.考场中的清洁问题。

考场需要用2天的时间,有的考生不注意清洁卫生问题,随意丢弃,会造成考场卫生极差。

我的一点点建议:

高考为什么要回收草稿纸,这对监考老师和考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学校要对考生在考前做大量的考前培训工作。

学校和老师必须仔细交代清楚学生在考试前、考试时必须注意的的一些细节,并且做好避免在考试时因为自身因素,发生一些影响自己考试发挥的问题。

2.监考老师应该积极参加高考前培训。

监考教师务必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监考时既要关心考生,也要注意观察考生在考场上的一些细节。在考试中,每个程序都必须认真做好。要把一些高考中会发生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监考老师,也避免因为高考监考而带来不避要的麻烦。

所以说:监考老师一定要收回草稿纸,不让学生带走,这中间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在里面。作为监考老师和考生都应该充分重视这个小细节。

别小看,这个草稿纸,能起的作用非常大,所以高考后,是不能让考生拿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防止

这个非常的好理解,因为高考考场里提供了草稿纸,那么学生自然是不能带任何的纸张进入,同样的,也不能带任何的纸张出去,这样,如果考生自己带纸进去,然后再带出去,就需要两步了。

另外,高考是允许提前交卷的,虽然不到考试结束之后,是不能离开考场的,但是呢,这样就存在的一定的时间差,而草稿纸,有利于记住答案,尤其选择题,而将草稿纸回收,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这类的事情发生。

不管面对什么情况,草稿纸是可以记很多东西的,那么不能带出去,可以减少可种的可能,或者提高难度。

第二,避免影响考生的情绪

在高考前,我们老师就特别的交待我们,在每场考试结束后,不要去跟别人对答案,因为只要发现自己的答案错了,那么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的,然后势必会影响到了后面的考试。

如果草稿纸能够带出来,那么难免会在上面记下答案,比如选择题,填空题 ,计算题的答案,然后出来就开始对答案,这样做并不好。

第三,避免答题卡和考卷被带出去

答题卡,考卷,草稿纸都是纸,容易会混在一起,可能不小心,也可能是故意的,会带走草稿纸的时候,同时将考卷给带走,而老师也不容易发觉。

而这种事情一发生,那么还是比较严重的,答题卡和考卷不见了,是怎么不见的?如果真的不见了,找不回来了,这门课要怎么打分?

第四,方便复核。

草稿纸上面,一定会有笔迹,有一些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那么草稿纸,就是最好的证据了。

第五,回收利用。

这个就相当好理解了,这个草稿纸并不是永久保存的,而到了一定时间之后,这些草稿纸就会回收,成为新的草稿纸,给后面的考生用。

谈到高考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改变学生命运的考试,对待这一次考试是马虎不得的。在考试的过程中,所有的细节也都是需要兼顾到的。

要知道现在的高考,就是如同古代的科举考试,若是出现了问题,存在舞弊的行为,上面查下来。再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大问题。

古代的时候,这样级别的考试若是舞弊,就会有人被杀头的。现在也是相当严重的,若是高考舞弊,判刑坐牢肯定是要的。

所以高考的时候,是没有小事情的。对待这一次考试,一定要存在敬畏之心,一定要谨慎对待。

大家都知道,高考完之后,监考老师都是要回收草稿纸的,而且考试之前老师也会叮嘱,草稿纸是不能损坏的。

这也就是说老师发给你的所有东西,都是要完整的交上去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明不白了,草稿纸就是一张废纸,回收这一张废纸有什么用呢?

我想大致原因如下吧:

1、防止答题卡和试卷丢失

这个问题可是大问题呀,若是考生的试卷或答题卡丢失了,这个学校的监考老师都是会被追究责任的。

老师监考的目的,除了防止学生外,就是要保证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的卷子给收上来,然后给他们打分!

如允许考生拿走草稿纸的话,难免有粗心的学生,像平日里一样把卷子和答题卡一起混合拿走了。

这个时候拿走东西的学生不认账了,说自己考试完了,考的还不错,但是为何没有成绩?

如责任划分不清,只能找监考老师的事情了。

所以说还是让学生都不拿的好,这样就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2、防止学生

若是考试的草稿纸缺失了,甚至就是丢失了,整张都没有了,是不是存在有给其它学生传纸条的行为呢?

若是存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就存在对其它人造成不公的现象。

所以说对于高考这样的大事来说,草稿纸也是十分关键的,必须要回收的。

3、学生若是复查分数,可以作为凭证

有的学生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觉得自己分数低了,若是需要查成绩,就会把当年他所交上的东西,全部核查一边。

如这个学生考的是数学,他的草稿纸是空白一张,这样的学生基本上是考不了高分的,或者是草稿纸上根本就没有写多少演算步骤,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考生成绩好坏的一部分证据的。

4、怕影响考生的心情

若是草稿纸允许带走了,学生们可能就会在考试前商量好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考试完之后去对答案。

这样来估算自己的分数!

若是考差了,是不是就会影响学生下一场的考试。

当然了还有可能存在其它的原因,总之,为了公平起见,所有和高考有关的东西,还是留下来的好。

事实上每年高考都有粗心的学生,有丢准考证的,有因为走错了考场而没有顺利参加考试的......。

我觉得犯这种错误的人,都是不可原谅的。

要知道这么重要的考试都出错,若是上大学了,以后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如此马虎也是坑队友的人。

所以说同学们在对待高考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有关高考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所有的环节都是马虎不得的。

因此,高考草稿纸当然也是考上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必须要回收的。

高考结束后,为何监考老师一定要收回草稿纸,而不让考生拿走?高考结束后监考老师收回草稿纸,不让考生拿走,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检查考生是否,因为高考是国家最重视的一个考试,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看草稿纸上是否有的相关内容,草稿纸是否有残缺部分?并且看草稿纸上是不是一片空白,还是满满一篇,如果说在做数学试卷的草稿纸是恐怕一片,那就很有可能会引起怀疑,因为我们在做数学试卷的时候,有80%都是计算题,肯定要计算或者画图的分析,如果学生没有再草稿纸上打草稿。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就会。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如某科成绩,本人认为悬殊过大,草稿纸可以作为查卷的证据之一,但是草稿纸必须要求完整,不能有破损。如果草稿纸有破损,考生就有嫌疑,一旦证据确凿,考生会取销考试成绩受到处罚,所以考试后,必须完整交回草稿纸,而且必须保持完整无损。

第三种原因是:为了不让考生知道真实的答案,因为一旦做错,会给考生影响心理阴影,当自己考下一科的时候注意力就不集中。一直沉浸在伤心的心情里。最后导致成绩考差,甚至上不了大学。

以上纯属我个人意见,网友们的意见又会是怎样的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言讨论。

在高考中,所有下发的试卷和草稿纸是强制收回,如果考生把草稿纸偷偷带走,那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老师如果没有把所有草稿纸回收,那最后也大概率会被问责、惩处!

十年磨一剑,高考是全国几百万考生角逐的舞台,也是考生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节点,是无数个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考好了,考生们就能上好的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过上相对好的生活。所以高考, 是备受国家和 社会 高度重视的考试 ,从出题、考试过程、考后改卷等整个流程,都是确保万无一失的。

在高考学生守则中,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就是: 所有考生不能带走考场试卷和草稿纸。 在考试结束后,老师也会对试卷和草稿纸进行点数,如果带离考场还可能会判定为 。

那么问题来了,试卷不能带走可以理解,因为要拿回去改分, 那为什么看上去没有用的草稿纸,也要上交回去呢? 其实草稿纸并非没有用处,回收草稿纸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01:关乎保密性,保证高考内容不提前外泄,所有的草稿纸都会统一存档,某一时间段后集中销毁

首先,是要确保高考的保密性。高考的试卷在考前都是密封的,而且会派专人武装押送,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所以千万不能马虎。虽然草稿纸只是考场上考生的工具而已,但有考生会在草稿纸上记录题目答案或计算过程, 而在考试的题目没有公布之前,这些草稿纸上的内容仍然算作“保密”状态,所以不能外泄。

例如,有的考生提前交卷,如果他能带走草稿纸的话,就很有可能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内容提前公布到网上或者社交平台,提前将试题泄露在网上, 引起不必要的议论或者麻烦,不利于官方进行管控,所以为了杜绝这种后顾之忧,一定要防止学生把草稿纸给带出去。

所以,对于草稿纸和试卷,学生和学校都无权干涉,高考向来也都有自己的规定: 一般是统一保管到某个时间周期,例如半年或者1-3年等,再进行集中销毁。

02:回收的草稿纸,可作为舞弊的判定依据,也有利于“异常卷”的查询、溯源

另一方面,之所以禁止带走草稿纸,是因为草稿纸还在 检测、雷同、异常卷 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例如,当老师改试卷时发现两张试卷的答案几乎相同,无法判断考生是巧合或是有嫌疑时,就能根据草稿纸去查询考生的一些计算过程,从而下定结论。

另外,在改分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试卷的得分极高或者极低的异常情况,这时找到草稿纸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草稿纸如果被考生带走,那发生异常卷的时候就很难彻查 ,而考试中的 一分一毫都对考生的命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谁敢对于草稿纸这种直接有力证据有任何懈怠呢?

03:草稿纸回收,防止学生讨论考试内容,对照答案,防止学生考后心态崩盘,影响其他科目发挥

考完试回收草稿纸还有一个特别的功效,那便是有效减少学生对照答案、讨论而引起的负面影响。 很多学生在考完试之后会忍不住讨论题目以及答案,进行估分操作,如果评估出来的分数很高那自己会很开心,但如果对完答案发现自己错误很多,就会心情沮丧影响到下一场的发挥。

但考生们如仅凭借记忆去回想题目和答案的话,能想到的不多;但要是带走草稿纸,上面的记录和解题过程都会重新上演,会为学生们探讨答案提供更大的空间。 这是学校、老师普遍不提倡的做法,很容易让一些考生心态崩塌,影响整个高考而发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04:为环保考虑,回收稿纸有利于考场卫生整洁,也可进行二次利用,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带走考场的草稿纸也是为了环保和考虑。 如果这些草稿纸遗留在考试现场,会影响到考场的整结、美观 ,如果学生把他们带走考场,可能会四处乱丢,最终的归宿还是丢到垃圾桶或者是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与其一样这些纸张造成污染,那还不如将他们统一收回保管,或许还能进行二次利用或者集中销毁,减少因乱丢草稿纸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

05:大多数情况下,视考试性质看是否回收草稿纸,大考回收草稿纸,体现严肃性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考试都是要强制回收草稿纸的,根据不同的考试性质,对于草稿纸就会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像一些 学校自发的小考、月考、模拟考等 ,就有可能不强制回收草稿纸,让学生们自行保管, 因为草稿纸不会作为他们判分的重要依据 ;而像一些多校联考、区内或者跨省联考、中考、高考等重要的考试,就有可能强制回收草稿纸,进行留档管理,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

不是所有的考试都要强制回收草稿纸的,但像高考这种决定很多人命运的节点,就必须要妥善处理好这些考试物资,进行封存留档,方便以后回查、溯源。 同时,这也让考生们缺少考后谈资,专注于每一场即将到来的考试,争取金榜题名,体现高考的严肃、公正性。

不要小看一张草稿纸,如果允许学生带出考场,这绝对是一场教育灾难,无数学子12年寒窗苦读,很容易就栽在这么一张不起眼的草稿纸上,这句话一点都没有夸大的成分。

当你走上 社会 后就会发现,读书有多么重要, 考上一个好学校,选一个好专业,毕业后起码能衣食无忧,如果能努力点上名牌大学,再考个研究生,将来踏入 社会 后,金钱只是生活的附属产品。

我朋友家儿子就是如此,高考结束后考的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考研,通过司法考试后,现在才28岁,在上海某法务公司工作,一个月3万,年底再拿6个月薪水,年收入54万,而且前途无量。

按照我朋友的话来讲,他儿子对金钱其实没多大欲望,也许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嘲讽,可事实就是如此。

人生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出生一次,结婚一次,有没有贵人相助不敢保证,但高考绝对是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只要学生肯努力,将来的生活肯定比父辈要舒服很多,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来看看,高考中微不足道的草稿纸,到底有多么重要!

1.带走草稿纸的同时,很容易将答题卡甚至试卷一起带走

我还记得2005年参加高考时,草稿纸的大小是跟考卷一样的,我们考完试有个习惯,那就是将草稿纸折几次,在学校组织的月考、中考、季考过程中 ,屡屡有听闻X班某位同学误将答题卡带出考场,导致选择题0分的情况。

有些同学甚至故意将考卷一起带出考场,也许看到这里,你会觉得,这是在胡编乱造?

很多学生因为跟家长闹矛盾,导致他们完全不计后果的做出错误的决定。

认知不同,所做出的行为自然也就不同,每个年龄都有不同的“行为特色”。

草稿纸不允许被带出考场,就能100%杜绝某些学生的粗心、刻意的不理智行为,同时也保障了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付出。

2.草稿纸可以作为复议的凭证

很多朋友说他们高考时,不需要写上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地域差异, 我们学校无论月考、中考、季考、期末考,都必须填写跟考卷上一模一样的个人信息。

草稿纸作为复议凭证,这种现象多出现于理科,特别是数学,高考前老师千叮万嘱, 一定要想好再落笔,别在试卷上涂涂改改 ,影响批卷老师的心情,毕竟批卷老师每天都要批改大量试卷。

所以我们那会高考,很多同学都习惯将所有计算内容(理科)都写在草稿纸上, 等算出答案后,再认真书写计算过程(讲究文字优美)。

这就导致,理科的草稿纸上,有着绝大多数跟试卷上一样的答题过程,如果某位学生觉得分数低了,他是可以向教育部门提出复议的。

一般试卷、答题卡、草稿纸都会保存两年左右,这种行为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的权益,因为只要是人工审批,就会存在错误审批的几率,即便无限趋于0。

3.防止

很多人觉得,允许考生将草稿纸带出去,又不是允许私自带草稿纸进场,怎么可能有的风险呢?

想必大家都读过书,手法没见过10种,可能也有5种。

A考生极为优秀,他可以将所有答案都写在草稿纸上,考生可以在结束前30分钟交卷,很多学校为了防止考生乱跑,需要让他们去专门的教室休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考生可以带着草稿纸出去,那么是不是有权利去上厕所?

如果A考生跟B考生串通好,B考生是不是能去指定的厕所拿答案?

但我要在此提醒一句,高考舞弊是极其严重的违规行为,作为学生,尽力就好,千万不要犯错,否则后悔莫及。

4.防止学生私下对答案,影响后续考试的发挥水平

这点想必大家都懂,我本人在高考时就亲身经历过跟 学霸对答案后腿软是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至今难忘。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 绝大多数都有对答案的习惯,学霸几乎代表着90%的正确答案 ,如果允许将草稿纸带出考场,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带出去找学霸对答案,短时间内就能估算出考试成绩。

如果学渣跟学霸有80%相似,学渣肯定很开心,那么学霸呢?

他真的会感到开心吗?

客观的说,他可能会感到悲伤,对后面的考试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冲击,原本能发挥100%水平,结果最后只发挥了50%。

我还记得2005年 历史 考试结束,当时我觉得特别简单,因为确实有对答案的习惯,所以记住了前面15道选择题的选项,离开教室后找到学霸一对,结果只有5道题是一样的……

当时我整个人就懵了,如果前面15道选择题,我错了10道,那我还能考出什么好成绩,一想到小学、初中、高中加起来整整12年,我当时腿都软了,就突然没力气的瘫在了椅子上。

我就对了个选择题而已,如果允许将草稿纸带出考场,千万考生的情绪影响,不可谓不大!

5.回收利用

千万不要觉得一张草稿纸能有多少价值,咱们来算一笔数据。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71万人,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

当年我参加高考的模式为语数外+文科(理科)3门,也就是6门,每门算1张草稿纸,1位考生需要6张草稿纸。

以2020年高考人数来看,全国总共需要消耗1071万x6=6426万张草稿纸。

为了方便计算,暂且统一将草稿纸的重量设定为4克,这些草稿纸的总重量为25.7万千克。

既然回收草稿纸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光考虑“草稿纸可以对答案”这个因素,就绝对不能让考生将草稿纸带出考场,毕竟是高考!不是学校的月考!

过来人都懂。

——END——

17年高考监考,第二天综合场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场的监考老师忙中出错,把草稿纸收好之后落在了考场却不知道,结果导致我们整个考点的监考老师比正常回酒店时间晚了二十分钟,就那么一卷草稿纸,找不到的话所有监考老师都不允许离开。

你要说这东西有什么用,最好的解释就是便于调查一些意外情况,比如。

像去年河南几个考生非说自己答题卡被掉包了,字迹不是自己的,怎么证明答题卡是不是自己写的?找到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三相对照就行,你草稿纸上总有一些演草的痕迹吧?多个草稿纸,这算是多一重保险。

再比如监考老师抓,或者改卷过程中发现某些试卷有雷同的嫌疑,那怎么进一步确定?也可以找到各自的草稿纸,如果某些计算量较大的题你草稿纸上完全没有演算的痕迹,却和隔壁有相同的答案(有时候比较戏剧性的是出现同样的错误答案),那你的嫌疑就大了。

当然,如果有些同学胆子大,又比较傻,非要把草稿纸撕下来传纸条(我们这儿考生禁止带两证之外的任何纸张入场,否则视为,所以考生能用的只有草稿纸),不管是当场被抓,还是考后有人举报,查草稿纸都是最简洁明了的——你的草稿纸为什么少了一个角呢?

参于过高考的学生或者工作人员都知道,高考结束后草稿纸是要收回的,曾经有学生开玩笑说,这是准备卖废品的吧,其实高考结束收回草稿纸是有原因的。

1.高考试卷和草稿纸同样重要

高考试卷和草稿纸同样的重要,会收回密封保存两年以上才会销毁。

考试结束之后如果出现雷同卷或者分数存在疑问,试卷和草稿纸都可以作为证据,以便查询,这也是对考生负责。这是保留试卷和草稿纸最重要的原因。

2.考场纪律,防止

高考时,先会给每个考生发一张专用草稿纸,自己带草稿纸是不允许的,如果考生一张草稿纸写满之后可以申请再要一张草稿纸。高考考试期间不仅要求试卷、答题卡写上名字和学号,包括草稿纸也是需要写上名字和学号的,并且在考试结束之后不仅要收回草稿纸,并且要求草稿纸的完整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考生用演草纸。

3.为了考场的卫生

高考是两天时间,考场除了考试时间开放,其余时间是不开放的。如果不回收草稿纸,很可能会有一部分考生把草稿纸扔在现场,给下一场考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说,高考考试结束回收草稿纸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比较严谨的,毕竟高考对考生的意义非常重大。

高考结束后,监考老师就在收试卷的同时也把草稿纸给拿走了。很多人说是为了防止高考试题的泄密,但是真的这样吗?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会有人傻到在高考的时候不做试卷,专门在那里把试卷誊抄到草稿纸上?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说防止试题泄密不现实 考试结束后收走草稿纸的缘由

你认为是这样的么?

文章标签: # 草稿纸 # 高考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