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2017高考辽宁文答案,2017年辽宁高考文综真题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答案2.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题(2)3.辽宁2013语文高考答案4.2019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5.2017广西崇左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6.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B2 .(3分)A 3.(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答案

2.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题(2)

3.辽宁2013语文高考答案

4.2019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

5.2017广西崇左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6.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2017高考辽宁文答案,2017年辽宁高考文综真题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B

2 .(3分)A

3.(3分)C

二、(36分)

(一)(19)

4.(3分)D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译出大意给2分;“嘉”“礼”“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译出大意给2分:“笃”、“舆”、“厅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6分)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答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9.(5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处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答出思乡之情,给2分;答出以景寓情,给1分;具体答出景于情的关系,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三)(6分)

10.(6分)

(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继续弹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3)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与市朝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答E给3分

答B给2分

答A给1分

答C或D给不给分

(2)(6)

①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每答对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2)(6分)

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

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回危及自己的前途的事业;③他的进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回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②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③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限局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

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

作者认为,又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由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

五、(20分)

13.(3分)C

14.(3分)B

15.(3分)D

16.(5分)

①对于;②虽然;③但是;④还;⑤总之

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辽宁卷)答案

高考答案一般会在考后一周内公布。

资料扩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3+3方案应用地区是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改革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补充的是上海市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浙江省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科目中选择3门来学习,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

3+1+2方案应用地区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改革时间:2018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启动第三批改革。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题(2)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辽宁卷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二中 王启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普通话常见字读音的正确识记。A.“长歌当哭”中的“当”应读作“dàng”,B.“吮吸”中的“吮”应读作“shǔn”,D.“脑髓”中的“髓”应读作“suǐ”。语音考查的重点设在容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常见常用字上。字音误读一般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误读上,今年侧重在考查声母、声调的正确读法,明显关注了学生日常语言的运用能力。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字形的识记。其中有8个合成词8个成语,都属于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每一项都仅有一个错别字。A项中“再所不惜”的“再”应写为“在”,B项中的“细水常流”中的“常”应写为“长”,C项中的“赋与”中的“与”应写为“予”。

字形考查的重点设在易混字字形上,以音同或音近的异形字为改错的主体。辨析的方法一般有四种:音辨法、形辨法、义辨法、结构辨析法。像A项中的“再所不惜”可以用形辨法,B项中的“细水常流”、C项中的“赋与”,都可以用义辨法进行分辨。本题所出现的词语与成语,都在“常用字”考查的范围,或在教材中出现过,或在平时的学习中习见习用,因此体现了良好的导向性——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也”副词,意思为“同样”,“既是”与“也是”搭配,是并列关系,“更”是副词,意思为“更加”,若与“既是”搭配,则是递进关系,结合语境看,此处强调的是方永刚的“行”,所以用“更”。“躬身”意思为“弯下身子”,一般用于书面语,而“躬行”也是书面语,意思为“亲身实行”,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方永刚是一个“行者”,脚踏实地,所以应该用“躬行”。“体现”意思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而“发挥”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为“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一个意思为“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根据句意,此处强调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是感受得到的力量,所以与“发挥”的第一个意思比较搭配,应选“发挥”,故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熟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中的“薪尽火传”出自《庄子·养生主》,意为“柴烧尽了,火种却可留下来。比喻学问或技艺代代相传”。原文强调儒学是由孔子所创立,经过漫长岁月得以延续发展。所以用“薪尽火传”来形容孔子的学问代代相传,比较恰当,语境合理。B项中的“无可置疑”意为“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多用于肯定句中,原句用在了否定句中,与原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不协调。应将“不应”改为“是”。C项中的“大人不见小人怪”比喻“大人胸怀豁达,对地位低的人的过错能原谅、宽容、不计较”。此处是想说对方管事太多,所以与语境不和,应换用“扁担上睡觉,管得太宽了”。D项中的“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人”,结合语境看,原句语境是对龙骨重视,所以属于使用不当,应换用“独具慧眼”。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语病的辨析。A项属语序不当,应将“化石”移到“牙齿”后。B项属成分残缺和赘余,“关注”后少了宾语,应在“配置不合理”后加“……的现象”,并将“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造成”删去。这样“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三个词组的结构就都是主谓短语,共同修饰“……的现象”。D项属逻辑不当,“指挥”应改为“操纵”。

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般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今年测试重点放在了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不合逻辑上,考生在做语病辨析题时,如能将平时所做的病句练习细分类别,对经常出错的类型反复强化,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筛选和理解的能力。A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6行的“‘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B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3~5行的“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 C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4行的“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据此可以断定D是错误的。此类题的解答方法主要在于结合问题锁定文本的相关区域进行关键信息的概括分析,把握全文是前提。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答案区域在第3段第7~8行。A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3行的“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概括地说即“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应遵循技术的社会逻辑”,因此断定该项是错误的。B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8~9行的“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该句的意思就是强调技术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手段,结合题干来看,与此句刚好对应,所以该项正确。C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1~2行的“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结合题干来看,该句“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的说法就是错误的。D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2行和第7行的“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D项的意思与所对应的区域的意思不对应,因此断定D项是错误的。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与整合能力。A项概括了文本第1~3自然段的内容,符合作者的观点,所以是正确的。B项的观点是第1自然段中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是错误的。C项的观点是第2自然段中学者弗洛姆的,也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也是错误的。D项的观点“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的说法没有根据,更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文段的抽象概括与分析上,D项是干扰项,如果不细致的话,很容易选D项,所以关键是准确把握住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再加以细致辨析。

三、(12分,每小题3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B项中的“然”是通假字,通“燃”,意为“点燃”,结合语境看,原文是针对天下那些勇于与他人搏斗却怯于见到强盗的人,指出他们遇敌时,战战兢兢,发火器,再三再四都不能点燃,而原题的解释与语段义相去甚远。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中的“举”,在中学课本常见的意义基本是“举起”“发动”“推举”“占领”“全”等,本段中的用法应该说并不常见。B项中的“然”,常见义有“燃烧”的用法。C项中的“烛”有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照”。D项中的“武”,中学课本常用意有“武力”“勇敢”,“步”的用法很少使用。所以该题考查的有点偏,超出了一般学生常用的知识范围。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该题所出的虚词都是该语段出现的。A项中的“以”出自文本第2自然段第2行,第1自然段第3行。都是介词,意思分别为“用”“因为”。B项中的“于”出自文本第2自然段第7行,第4自然段第4行。都是介词,意思分别为“在”“被”。C项中的“而”出自文本第2自然段第4行,第4自然段第4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承接关系”,后一个表“因果关系”。D项中的“之”出自文本第2自然段第11行,第2自然段第13行。都是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看,冉氏烹狗的原因主要是那条狗“伤行人勇,见盗贼怯”,结合语段看,①句对应文本第1自然段第1行,表现狗的凶猛。②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14行,表现狗欺软怕硬的特点。③句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6行,写出作者爱狗的原因。④句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3行。表现狗的强悍、凶猛。⑤项对应文本第1自然段第2行,写狗给主人带来的麻烦。⑥项对应文本第1自然段第1行,写冉氏家有条凶狗。结合原题所问仔细辨析,C项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排除法,找出与题干有关的信息,比较辨析,得出结论。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筛选信息并能准确判断的能力。从原文第2自然段看,冉氏烹狗的原因主要是“搏行人则勇,见盗则怯”,结合原文第3自然段看,作者否定了那些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的市井无赖,认为这些人与这条,狗被烹,不值得奇怪。所以A项是错误的。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文段的概括分析上,B项是干扰项,关键是准确把握住文中各段的段落大意,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细致辨析。

四、(22分)

13、答案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解析“曰”后一般要停顿,或是某人说,或是引用他人的话,总之要揭示其中的内涵。从原文来看,应在“战”“烹之”“嘻”后停顿,意思才完整明确。文言文断句用以考查考生文言识句并正确断句的能力。方法:准确理解文章,明确文言语法、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特点,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习俗、典故等。

14、答案(1)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

(2)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1)句译出大意给1分,“患苦”译为“厌恶”“不满”一类的意思给1分,译为“以……为忧”“以……为苦”也可。(2)句译出大意给2分;“向”译为“从前”一类的意思给1分,“不之杀”译为“不杀它”一类的意思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2006年翻译是三道小题,2007年,减少为两道,体现了务实求新的精神。此类题考查的多是有重要的语言现象的句子。如(1)句“患苦”,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句的“所以”“为”“仓卒一旦”分别是“……的原因”“因为”“匆忙紧急”。这些用法必须是在理解原文语段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答出,因此该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15、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题考查的是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这道题答题要点主要在抓住诗句的景色描写,判断各自的特点。王维诗第二联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照应题目“秋夜独坐”中“秋夜”的景色特点,周弼诗第二联有“门外不知春雪雾,半峰残月一溪冰”可知写的是“春夜”之景。从手法上看,王维诗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来衬托堂屋的静。(2)题考查考生古诗文鉴赏能力。王诗首联有“秋夜独坐悲双鬓”,周诗首联有“不闻更”“独坐书床”,可见,王诗是感叹时光易逝、内心非常孤独悲哀,周诗则反映了全心读书、陶然自得的心理。再联系各自诗中景色的特点,王诗草木零落昆虫哀鸣,周诗“不知春雪霁”,推知作者读书极为投入的安适心境。古诗鉴赏角度的较多,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很重要,其次是字句。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字词是把握形象与意境的关键,它也是分析语言风格、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前提。

16、答案(1)星垂平野阔(2)羡长江之无穷(3)茶馆 (4)巴尔扎克

每空一分。如果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每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四个小题的默写内容都出自课本。这是本次命题的一个亮点,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常见的基本常识,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五、(21分)

17、答案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认真揣摩上下文意,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与感情脉络。可以发现,此题关涉到结构、内容等两方面的思考,首段大意是秋去冬来,花木凋零像人的年华在消失。据此可分析出为下文“炉火”出现做铺垫,也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象征义做伏笔。答此类题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二是对下文及文章主旨起的作用。

18、答案感伤(感伤之情)一感动(温馨之情)一感奋(激昂之情)答对1层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联系文章整体,理清感情变化与相互关系的关键段,确定对应的语句仔细分析其含义。表现情感的段落集中体现在第1自然段第4行“叶子默默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第2自然段第2~3行“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在第4自然段第6~8行,“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第5自然段第2行“炉火以它的体温温暖我……像是为我欢呼。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第7段第4~6行“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第8段第3~5行“篝火以它的巨大热力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冲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第9段1~4行“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据此,表达的情感可归纳出有感伤、温暖、受鼓舞等变化。

19、答案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各1分)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1分)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与分析的能力。大多数考生对比喻与拟人手法都能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但4-5两段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还是衬托手法,存在分歧,一部分学生答的是衬托中的反衬手法,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比、衬托手法都答了。其实答对比与反衬都对。解答此类试题,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并善于结合原文内容具体分析。

20、答案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2分)“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2分)也使行文富于变化。(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文体特点的感受品评能力。从散文特点看,写“火箱”和“篝火”,扩大了炉火的表现范围,深化了炉火的精神,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深化了炉火的精神”,就是“丰富了‘炉火’的意蕴”;散文“形散”就体现了行文变化。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不同文体的特点会在不同风格不同情境下展开,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使文体特点落到实处。

21、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1分)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主旨分析概括能力。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联系文本整体,文中的回忆是扩大炉火的表现范围,不仅仅是怀旧。“炉火”具有象征义,代表着希望、勇气、性格、精神等。这样可以得出结论。抓住文中象征手法的特点,深入把握炉火的深刻内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六、(11分)

2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3分)

答案④①⑤②③

(5句全正确给3分,连续4句正确给2分,连续3句正确给1分,其余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表达应用能力。根据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找出意思联系紧密的句子排成组。①⑤、②③应是一组,接着看④适合排在哪一组比较合适。结合句意看,放在①⑤前比较合理。今年该题判分的标准很灵活,这是一个亮点。做此类题的方法,找时间或事理上的联系,化整为零,确定句子的排列组合,然后再化零为整,统一组成一段完整的话。

23、答案共同点:都在增长。(1分)不同点:中国是稳定性增长,(1分)世界是起伏性增长。(1分)评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应用与转换能力。从图表看,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世界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上升缓慢。据此得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改革的效果显著。做此类题要精读细审,弄清要求,数据对比要把握好。否则就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24、答案示例:

①如果我是一只大鹏,久久地在地面上盘旋,我一定坚定我的信念,更高,更高,更高……

②如果我是一只小鸟,姗姗地在枝头上流连,我一定放开我的歌喉,歌唱,歌唱,歌唱……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仿写能力。判分标准是暗喻、拟人、反复三种辞格模仿正确给2分;句子通顺,结构完整,无错别字给2分。答此题要注意两点:①明确试题要求,注意有哪些修辞手法。②明确几个句子,彼此是什么关系。

七、(60分)

25、解析“我能”这个题目内容平易、稳妥,切合成长中的高中生的思想实际,考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很大。文体要求的开放,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地选择,避免了考生往一种思路上走,造成模式单一的状况,应该说作文的导向是正确的。可写的思路可谓丰富多彩。可以联系现实中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如刘翔、袁隆平等,剖析他们精神的共性——敢于向事业的颠峰和困难挑战,以自己顽强的拼搏,向世人证明——我能。还可以从历史人物——李广、范蠡、诸葛亮、苏武等身上,去读人生的酸甜苦辣,敢于说——我能坦然接受,我能重新崛起。从而明白了人生需要承受。还可以联系自身成长的经历,感受到信念的背后是对自我的肯定——我能……作文可以有理性的思考,有辨证的分析,有意境的烘托,有故事的渲染等。防止宿构,偏离文题,另起炉灶,如把命题改成话题,标题换成“我能发现美”,尽管也有命题“我能”的字眼,但多少还是有改题之嫌。或者抛开“我能”,大谈生活中有美,最后说我能发现美,这样写基本上也是跑题,是不符合要求的。

2007年《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考生只要平时观察生活、勤于练笔,相信会有收获的。本次命题对写作的能力要求也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今年作文评分的标准也基本没变。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③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辽宁2013语文高考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粗暴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不对。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与原文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不符。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5.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学科@网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

 6.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文有?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

 8.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

 A.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于文无据。

 9.答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运营模式:频道化运营模式。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有线电视系统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1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句大意是:(谢弘微)童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名气,见到他后认为他很不平凡,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廉正机敏,将成为优秀人材,有这样一个儿子也就足够了?。接着通过找一些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最后反复诵读、推断即可。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B项?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分析、概括文意。B项,住在乌衣巷的不是谢弘微而是谢混。

 13.答案(1)弘微性情严肃正直,一举一动一定遵循礼节法度,侍奉继嗣家的亲戚,格外恭敬谨慎。

 (2)曜喜欢评价别人,他每次发表言论,弘微常常用其他的话打乱他的话。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要找出每一句的得分点。第一句中,循:顺着、合乎;事:侍奉;党:亲族、家人;过:超过。第二句中,臧否:褒贬;以:用;乱:打乱。

 14.答案AE

 解析试题分析:A项?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说法错误,此时是心情严肃的。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

 15.答案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

 解析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16.答案(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学*科网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澹澹?竦峙?递?等理解字义去记忆。

 17.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成语的意思、用法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要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不合语境、褒贬误用、对象误用、望文生义等,最后在语境中辨析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存在上述问题。本题①重整旗鼓: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与别最后一句话?再创佳绩?相矛盾。②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 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④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不符合语境。⑤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符合语境。⑥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常与易丢失或者易出错的事物搭配使用。不符合语境。故选C

 18.

 答案D

 1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能力。B项,根据前文?落款出错,一时又无法弥补 连声道歉?这个语境,?献丑?不符合语境,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不是道歉语。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故选A。

 20.

 答案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 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和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把握语言环境中的要点,做出准确地判断或得体的应答;②表达时语言要简明、得体、连贯。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道题目,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本题,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进入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审题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也高越好?或者是?药物浓度过高?意思的句子。

 21.

 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火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猜你喜欢:

1. 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答案

3.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 高考卷语文真题

5. 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6. 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2019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辽宁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3分)C

2、(3分)D

3、(3分)D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

5、(3分)B

6、(3分)B

7、(10分)

(1)(5分)“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

(译出大意给2分;“荒政”(饥荒的法令)“恤”(体恤)“论”(论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 (译出大意给2分;“遇”(对待)“矫饰”(虚假掩饰)“称”(称誉、称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

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6分)

10、(6分)

(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6分)

①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②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③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含义:①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2分:单纯的节日快乐) ②第二处“歌声”体现出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2分:受考验后的快乐) 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2分:情节、结构和主题答全了给2分,少一点扣1分。)

(答出含义每点给2分,答出作用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亚诺什不该把钱送回去。他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给孩子们买些可吃可玩的圣诞礼物,仅有歌声的圣诞节是不完满的。

观点二:亚诺什应该把钱送回去。快乐是钱买不来的,穷人也有尊严,靴匠不应该以牺牲一家人的快乐为代价而接受施舍。

观点三:亚诺什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例如他可以邀请富人跟他们一家一起唱歌过节。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快乐是较为圆满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作品、论述合理,给4分;谈出启示,给2分。)

四、(25分)

12、(25分)

(1)(5分)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

(2)(6分)

①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从不同侧面突显其人格魅力;(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②丰富主题意蕴,增强艺术感染力。(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 ②实践业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

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

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每答出一方面给2分,答出三个方面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①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美感。(4分:其中观点1分,论述2分,联系现实1分。) ②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4分:其中观点1分,论述2分,联系现实1分。)

(要求就以上两方面分别探究,每方面4分;观点明确给1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2分,联系现实给1分。)

五、(20分)

13、(3分)D

14、(3分)C

15、(3分)A

16、(5分)

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每一分句的内容为一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17、(6分)

示例:略。

(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六、(60分)

18、(60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了进士的第一名,被授与他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面试后,改授为著作佐郎当值集贤院,出知光州。这一年光州严重饥荒,许多强盗掠取百姓的粮仓,按照法律要以死罪论处,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之后就书面地写进了规章制度,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法律。郭皇后被废后,居住在瑶华宫,生了病,皇上很是同情怜悯她。在郭皇后被废时,宦官阎文应曾经帮助过皇后,等皇后生病了,文应又主管监察医治的情况。皇后将死时,有人怀疑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将此事交付给御史,审问调查事情真伪,来消除了天下的怀疑。虽然最终没有这样做,但自此文应做事时,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了,后来文应突然因为放纵专横的罪名被处死了。

元昊谋反,朝廷要对西部用兵,授与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探察四面的路的山川地势和艰险程度,回去就说哪一路应该增加多少兵力,哪一路贼兵不会攻打,哪一路应该紧急备战。说到诸位将领才能的长短,全都头头是道,推荐了20多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当时,边关的部队刚好在好水打了败仗,任福等人战死。当时的韩丞相为主帅,因为指挥失当而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秦州;范文正公(范仲淹)也因为不知道元昊的谋反而与元昊有过书信来往被削职为招讨副使,出知耀州。王尧臣于是说这两个人是天下的首选,他们忠义智勇,名扬于夷狄,不应该因为小小的缘故就弃置不用。况且任福是因为违背了节度制度而失败战死的,更不能因此而严格地惩罚过他的主将。由于王尧臣的这些言辞没有投合宰相的心意,等到王尧臣其他的奏议到时,就将其中的大多数搁置而不施行。第二年,贼兵侵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了大将葛怀敏,定川就是王尧臣当时指出要紧急备战的地方,因此大家开始认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而以前所搁置起来的奏议,都一一被 施行了。

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开始用事,请求向百姓收取十分之三的房屋税以用以国事。令下到了三司而停滞,永和暗地里派人贿赂王尧臣,王尧臣坚持认为那是不可行的。

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谣言,皇上的左右也经常说他的短处。皇上对这一切都不管不问,而王尧臣也都像以往一样做事。

王尧臣处理政事时,遇到有所不同的论议时,一定会反复研究,坚持原则,然后就停止,绝不会坚持己见。在皇上面前,所说到的天下利害很多,而至于施行的,也从来没有自夸过。

王尧臣为人纯正质朴,即使富贵显赫时也不忘节俭。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有文集五十卷。在临终前,他口授他的弟弟要写下了作为忠臣的最后奏章,奏章中强调要以宗庙自重,心怀皇嗣未立的忧患。皇上对此非常感慨,等到给王尧臣发丧时,停止上朝一天,并加赠他为左仆射,太常又追加谥号为“文安”。

2017广西崇左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2019年辽宁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19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及解析,供大家参考。

2019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温暖的眼神

吃过下午饭后,太阳西斜,凉风渐起,老家的人习惯到田地里走一圈,看看庄稼的长势,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人们把这种行走叫作“窜田”,它是一个惬意愉悦的过程,农人用目光缓缓抚摸一株株水稻或豆麦,如同凝视着自己的孩子,温和的眼神溢满爱意,笑容如一朵花,在饱经风霜的面庞上缓缓盛开——这是一种情不自禁、发自心底的微笑,很多时候,连农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笑容。注视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庄稼感知到了农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子,积蓄力量,蓬勃生长。

“窜田”的场景,常常将我的思绪拉回校园时光。身为农家孩子,常年跟随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虽然承担的只是些轻巧的活计,但对谋生的艰辛也深有感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课文里的知识,更是根植在骨血里的认知。幼时,父母常用一句谚语教育我:人哄地皮,田哄肚皮。意思是如果在耕种中偷懒,吃亏的最终是自己。我把这句谚语带到了校园生活中,入学之初就立下了以求学跳出农门的愿望,对待课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学校课程紧张,特别是在高中时,升学压力大,晚自习是家常便饭。上晚自习时,同学们埋首做题,教室寂静如秋收前的田野,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划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气氛凝重而紧张。值守自习的老师,有时在桌前批改作业,有时在过道间轻轻走动。不止一次,做题累了,我从堆积如山的习题本中抬起头,如果正巧遇见老师的眼神,他会对我微微一笑,眼神中有浓浓的鼓励和期许——那目光,多像父母在注视亲手耕种的庄稼,注视自己正在成长的孩子呀。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深情而含蓄,母亲送别孩子,用衣线寄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的游子写信给家人,纸短情长,“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妻子思念远戍的丈夫,在苦寒的秋月,一遍遍为他捣洗衣服,她始终坚定地相信,丈夫能感知到她的想念,“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友人乘坐的帆船已经消失在视野的碧空,李白仍旧孤立江边,久久凝望着浩荡的江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对人生的离散有了更深的感触,内心在不断增长的坚韧中也伴随着与日俱增的柔软。一天黄昏,送别友人远行,落日西沉,红光照得人双眼生疼。依依话别后,我们在一个山坡转身背道而行,走出一段路,我回头看友人,恰巧他也正回头看向我。脑海里蓦然想起陈佐才的一句送别诗:“安得长绳系白日,送君更过一重山”,不争气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审题限制性]

1.写作范围限制:一是“青年学生当事人”,二是“时代”,三是“作为”。

2.价值判断限制:在“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里,在磅礴如海的时代气息里,青年之“我”应该有怎样的精神气质、品质修养、特长技能等。

3.立意限制: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努力,青年人应该有为,如何为?怎样为?如何在时代大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应该是审题立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2017年广西崇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7.(10分)翻译:

 (1)(5分)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会?委?遁?各1分,句意信达2分)

 (2)(5分)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来的心愿?(?盖?计?宿心?各1分,句意信达2分)

 8.(5分)?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1分)?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阴蔽日的样子。(1分)?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1分)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1分)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1分)(答得不全酌情扣分)

 9.(6分)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以哀景写哀情;(2分)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郁葱茂盛、景色迷人,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

 芜,以乐景写哀情。(2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败,一

 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2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1.(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表明?我?有点神经质?错。B项中?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冲走的不满?错。C项中?我?的忏悔语义过重,应当是?自责?;?埋下伏笔?应改为?作了铺垫?。

 (2)(6分)①大衣被水冲跑是误会加深的结果,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我?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为?大胡子?的妻子免费做手术作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小说主人公是?我?。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我?到青石镇给患者做手术,途中乘坐人力三轮车产生误会,?我?在逃跑途中遇险,?我?在医院手术室休息时得知真相,?我?免费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术。这些都是围绕?我?展开的。②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贵,这一点正是通过?我?的免费手术体现的。③从人物关系看:在?我?和?大胡子?两人的对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点,深化了主题。(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12.(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已有无人替代的地位?分析偏离原文相关语句的意旨,原文是说当时兵荒马乱,堪用之人不多。B项中?原本志在?概括不当。 C项中?最初下令种树,是为了?没有想到分析有误。

 (2)(6分)①以此引出传主,能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②诗意地评价左公当年种树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寄寓作者无限崇敬之情;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后文,从而引导读者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选准树种,因地制宜种植;②宣传种树意义,颁布护林措施,并严格执行;③种树是他巡视地方的必选对象,从而引领出一种种树护林的良好风气。(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科举受阻,转而研究农桑水利等实用之学,让他获得一种观照外物的特殊视角;②早年在江南生活,那里的生态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x疆荒凉荒寒荒漠化的环境,与其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他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③他种树是真有兴趣,真去研究,躬身参与,强力推行;④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是非常有远见的,正是这种远见,让他的作为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13.(3分)B 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

 14.(3分)B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顺利回国?; C.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D.防止?与?免遭?否定不当,?免遭?应改为?遭到?或?受到?。

 15.(3分)D

 16.(5分) ①一是文化的教养;②二是社会的担当;③三是自由的灵魂。(意思合理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7.(6分)构图要素:一双伸开的手掌捧着一颗长出枝叶的心脏,一只手掌的大拇指上站着一只小鸟,小鸟望向初生的枝条。(3分,每点1分)

 寓意:小心呵护,让心灵焕发生机,给人以新的希望。(3分,?呵护?生机?希望?每个关键词1分)

猜你喜欢:

1. 2017语文高考调研卷及答案

2. 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 2017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4. 2017年甘肃高考试题语文答案解析

5.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本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非官方正式答案)

1.A2.B 3.B

1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5.B6.C

7.(1)陛下大兴军队师旅,百姓容易怨恨。陛下车驾各处游幸,我非常担心这是不应该的。

(2)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抱恨九泉,又能说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9.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一25分)

11.(1)BE

 (2)信息概括题。要结合老范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如老范设立私塾,但是允许别家孩子免费来听;老范直接问老汪;老范并不辞退老汪,也让老汪媳妇偷麦子。一个率直,朴实,开明,尊师重道的老汪跃然纸上。

 (3)总结提炼。老汪的人际交往不多,也不被人理解,甚至自己的媳妇也无法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所以结合他对“有朋自远方来”的另类解释和老汪最后对老范行为的感叹进行理解,就是知音难觅。

 (4)比较阐述。一定要分清,孔乙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而老汪则不是。两者相似在书呆子,不同则在于孔乙己的根源对封建旧思想抱残守缺式的迂腐,以及周围人对他看小丑式的无情调笑;而老汪则是对学问的认真和投入,周围人的不理解和交流上的困难,但是总体上对他还是友好的。

1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二25分) 12、(25分)

 (1)BD

 (2)定位和综合提取信息能力。一个是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一是国共合作抗战。加上宗祺仁作为新闻记者,是爱国志士,能写感人报道。

 (3)文中诗歌阅读和理解。诸葛亮和秦始皇。诸葛亮为蜀国北伐,且写下前后出师表;秦始皇统一六国,气势雄浑。两者皆为鼓舞军心振奋士气之典故。

 (4)定位,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国人评价和美军与日军的意见进行总结:主要立足于舍身报国,扬声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勇气令人赞叹。注意每个答题点都要结合材料。

1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  14.D  15.C

16.(5分)

 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③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

17.图像与标题的契合,“联合”“力量”与图像中“鸽子”(和平)、组成鸽子的“旗子”(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植物橄榄枝要都联系到去写。

1 六.写作(60分)

 18.实际上是在学术、技术和艺术的成就三者之间选一个立意进行作文。注意并非褒贬,而是阐述理由说明你认为哪个更具风采。选择其中一个,分角度去阐述即可。

 学术:人类进步的基石,也是最前沿的。

 技术: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就是英雄。

 艺术:热爱生活,艺术可以为生活、为他人带来美,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文章标签: # 答案 # 解析 #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