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84年数学高考题现在算难吗_84年数学高考题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数学 高考题2.福建省近几年高考卷 数学3.84年数学出卷人是谁4.请问谁有84年的全国物理或数学高考题呵呵……一、用排除法任取三名总数是(十个里面取三个)10C3=120种去掉丙入选的(丙确定,剩下九个里面取两个)120-9C2=84种再去掉甲乙都没入选的(甲乙排除,剩下八个里面取三个)84-8C3=28种由于丙入选且甲乙都没入选的情况多算了一次(甲乙排除,丙确定,剩下七个里面取两个),所以

1.数学 高考题

2.福建省近几年高考卷 数学

3.84年数学出卷人是谁

4.请问谁有84年的全国物理或数学高考题

84年数学高考题现在算难吗_84年数学高考题

呵呵……

一、用排除法

任取三名总数是(十个里面取三个)10C3=120种

去掉丙入选的(丙确定,剩下九个里面取两个)120-9C2=84种

再去掉甲乙都没入选的(甲乙排除,剩下八个里面取三个)84-8C3=28种

由于丙入选且甲乙都没入选的情况多算了一次(甲乙排除,丙确定,剩下七个里面取两个),所以加上

28+7C2=49种

于是,答案是49种

二、用加法原理

丙没入选可以直接去掉,还剩9个人

即甲入选,乙没入选(乙排除,甲确定,剩下七个取两个)加上乙入选,甲没入选(甲排除,乙确定,剩下七个取两个)加上甲乙都入选(甲乙确定,剩下七个取一个)

7C2+7C2+7C1=49种

确定在组合中即为只有一种。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排除法。

数学 高考题

问题一:解释一下什么是标准分? 哦,就是中考的一种计分手段,在广东很普遍

楼主看看这个,应该就明白了

关于中考实行标准分的说明

广东省普通高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标准分。2007年因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考生高考时可以选择不同科目,选考X科的考生人数也不一样,就改为使用原始分。而我市中考,每个考生的科目是相同的,实行标准分更为合理、科学,同时也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选拔。

一、什么是“原始分”?什么是“标准分”?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右上角)

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当然,这是在定原始分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原始分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则要先进行正态化处理,再转换为标准分,转换后的分数称为正态化标准分,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标准分数。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19,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19%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标准总分是各科标准分的加权平均值吗?

标准总分不是各科标准分的加权平均值。是将各科标准分进行加权相加,得到一个加权总和值(简称加权值),然后再将这个加......>>

问题二:标准分到底是什么 意义  考生在接受测验后,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 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 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测试上应获得什 么样的分值。  导出分是在原始分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原始分所没 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解释分数的含义,进行分数的组合,实现 分数的等值化。这种把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的过程,称作分数转换。导出分的种类有很多 ,最常用的是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计算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 的相对位置的。求法如下:  Z=(X-X_bar)/S  式中,X为原始分数,X_bar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Z分数是以一批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作为单位表示距离的。它由正负号和绝 对数值两部分组成,正负号说明原始分是大于还是小于平均数,绝对数值说明原始分距离平 均分数的远近程度。一批分数全部转换成Z分数后,它们的整个分布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Z 分数准确地刻划了一个分数在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但是,由于Z分数有负值,常带有小 数,不易被人理解和应用。因此人们在Z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从而发展起了一系列其 他形式的标准分。转换通式为:  Z′=αZ+β  式中,Z′为其他形式的标准分,α是转换方程的斜率,β是转换方程的截距。普通高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分  我国普通高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分,就是用刚才介绍的方法进行转换的。  即:  T=500+100Z  公式中取500为平均分,100为标准差

目的  常模转换分数是根据高考的目的,按照正态分布的原理,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种 标准分数的平均分为500,标准差为100,每一常模转换分数都与该分数以下的考生数与考生 总数的比例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如某考生物理高考成绩为690分,我们就可以查高考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得出该考生 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查表690分对应的比例为0127998(即127998%),若该生为去年某省理工类考生,去年理工类考生数为24人,则他超过9445人,比他分数高的考生约有279人(算法:24×(1-0127998)),这样我们很容易看出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较精确地刻划了考生在团体中的水平。另外,再次强调考生的各科成绩和综合分都是用常模量表分数来表示的,各科成绩相加不等于综合分。综合分是根据各科标准分进行合成,然后按常模量表分数转换方法得到的。请大家不要与原始总分混淆,也不要误认为综合分是各科标准分的贰均分。使用  在使用原始分的省份,考生得知自己的各科分数和总分后,就要用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来衡 量自己的成绩是上何类分数线,进而估计自己大概能上哪一类学校。但是在估计中,由于不 能知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所以往往盲目性很大。  使用标准分数以后,考生很容易得知自己的总成绩和各科成绩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各类学 校录取分数线在常模分数量表的位置,进而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和预测自己能上哪一类学校 ,把握有多大。  标准分转换以后,考试机构在高考后送到考生手上的和在档案中存放的是这样的成绩单:  考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理综 综合分  10050516 张华 592 598 642 581 619 636  百分等级 821 8......>>

问题三:请教各位:语文级名分和语文标准分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标准分 实行标准分制度是标准化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标准化考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高 制度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原始分数制度。原始分数就是考生在一份试卷中所得的卷面分数,往往用百分比的形式出现。例如:一份试卷的满分是100,得到 75分就意味着答对75%,但是原始分往往受 试题的难易影响,题目难了,原始分数就低,题目易了,分数偏高。如,一个人高考数学原始分是 75分,这个成绩到底是高还是低?这如果是在84年高考理科数学中的成绩(当时该科平均分只有 35.9分)这就是一个很高的成绩了;若这是 86年高考文科数学的成绩,则只是一个中等的成绩(当 考文科数学的成绩,则只是一个中等的成绩(当时该科平均分是 73.8)。因此,使用原始分制度 再加上试题本身的不稳定,考试中的分数就不等值,考生的水平就难以进行科学的比较。而标准分 是按正态分布原理而建立的分数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分数不但可以反映考生的水平高低,还可以 直接反映出该分数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我们看下面的例子,这是平时考试中,老师们经常作的统 计图,以便了解每个分数段的人数。

问题四:什么叫基准分 你好,通常被用来做为判断评审的标准分数叫基准分,基准分以上的都算满足,以下的都算不合格

问题五:标准分是什么意思 5分 分数线阿

问题六:T分数是什么意思 T分数是一种标准分常模,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分数。即这一词最早由麦柯尔于1939年提出,是为了纪念推孟和桑代克对智力测验,尤其是提出智商这一概念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常见的标准分常模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IQ)等。标准分常模分数均是等距分数,虽然不同类型的常模其平均数和标准差不同,但均可用离均值来表示。标准分数可以通过线性转换,也可以通过非线性转换得到,由此可将标准分数分为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与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问题七:心理测量学中的名词解释标准分数是指什么 你说z分数呀,就是是一个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其实标准分数是一种可以看出某分数在分布中相对位置的方法,它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分数距离平均数的相对标准距离。在原始分数低于平均值时Z则为负数,反之则为正数。

问题八:什么是标准分数,简述标准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也叫z分数(z-score),是一个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

z=(x-μ)/σ。其中x为某一具体分数,

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

Z值的量代表着原始分数和母体平均值之间的距离,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计算。在原始分数低于平均值时Z则为负数,反之则为正数。

问题九:中考中的"标准总分"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1. 原始分是指某科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也就是说,某一个原始分的标准分,代表了该原始分在所有考生的原始分中的地位。标准分实质上体现了原始分数的排队队,考生因为原始分不同,而排在不同的位置上,标准分就是某考生原始分所排队位置的分数体现。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2.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

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

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1)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2)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叮

(3)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要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当然,这是在定原始分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原始分的分布不条例正态分布的要求,则要先进行正态化处理,再转换为标准分,转换后的娄数称为正态化标准分,这就是我们在成绩通知单上所见到的标准分数。

如:某一考生的中考成绩为726分,他对应的数字为0?98808998,说明在该学科考生中,低于726分的考生占考生总数98?808998%。广州市属八区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共有38729人,其中华师附中等9所第一批录取的考生达3138人(包括保送直升高中的254人和即将开始录取的体育尖子生)。

记者:各学科成绩如何呈现?深圳中考成绩以前用标准分,去年刚改为原始分,为什么今年又恢复为标准分?

市招考办:学科统考成绩以单科等级和标准总分呈现。单科等级成绩根据单科标准分划定,等级设定及各等级划定比例为:A+(5%)、A(20%)、B+(25%)、B(25%)、C+(20%)、C(5%)。标准总分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六科标准分合成,标准总分最高90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权重均为1,历史与社会权重为0.6。体育成绩以8%的权重计入中考标准总分。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有利于考试评价和录取工作。

问题十:老师说中考的标准分那些的是什么意思 考生在接受测验后,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 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 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测试上应获得什 么样的分值。

所以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 的相对位置的。求法如下:

Z=(X-X_bar)/S

式中,X为原始分数,X_bar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

简单来说,标准分满分为900,所以那一科的第一(全市第一)是900分。

一种更加科学的计分方式而已,不用太在意。

福建省近几年高考卷 数学

考点:函数

解:84在第二个范围内

所以f(84)=f(f(84+5))=f(f(89))=...=f(...f(f(1004)))

f(1004)=1001

f(f(1004))=f(1001)=998

f(f(f(1004)))=f(998)=f(1003)=1000

f(f(f(f(1004))))=f(1000)=9

f(f(f(f(f(1004)))))=f(9)=f(1002)=999

f(f(f(f(f(f(1004)))))=f(999)=f(1004)=1001

说明每隔5个值一样。

而f(84)=f(...f(1004)..)一共184个

所以f(84)=f(f(f(f(1004))))=9

84年数学出卷人是谁

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样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1(1)、(2)、(3)题为选考题,请考生根据要求选答;其它题为必考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复数 等于

A. B. C.-1+i D.-1-i

2.已知全集U=R,集合 ,则 等于

A. B.

C. D.

3.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B.

C. D.

4.下列函数 中,满足“对任意 , (0, ),当 < 时,都有 > ”的是

A. = B. =

C. = D.

5.右图是计算函数 的值的程序框图,在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的是

A. , , B. , ,

C. , , D. , ,

6.设 , 是平面 内的两条不同直线, , 是平面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A. 且 B. 且

C. 且 D. 且

7.已知等比数列 中, ,则其前3项的和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已知 是实数,则函数 的图象不可能是

9.已知实数 满足 如果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则实数 等于

A.7 B.5 C.4 D.3

10.定义:平面内两条相交但不垂直的数轴构成的坐标系(两条数轴的原点重合且单位长度相同)称为平面斜坐标系;在平面斜坐标系 中,若 (其中 、 分别是斜坐标系 轴、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 R, 为坐标系原点),则有序数对 称为点 的斜坐标.在平面斜坐标系 中,若 =120°,点 的斜坐标为(1,2),则以点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在斜坐标系 中的方程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为了测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作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将其包含在内,并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800个点.已知恰有200个点落在阴影部分内,据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12.若 ,则a1+a2+a3+a4+a5=____.

13.由直线 ,x=2,曲线 及x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14.一人上班有甲、乙两条路可供选择,早上定时从家里出发,走甲路线有 的概率会迟到,走乙路线有 的概率会迟到;无论走哪一条路线,只要不迟到,下次就走同一条路线,否则就换另一条路线;设他第一天走甲路线,则第三天也走甲路线的概率为 .

15.已知椭圆C1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抛物线C2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小明从曲线C1,C2上各取若干个点(每条曲线上至少取两个点),并记录其坐标(x,y).由于记录失误,使得其中恰有一个点既不在椭圆C1上,也不在抛物线C2上.小明的记录如下:

x

0 2

3

y 2 0

据此,可推断椭圆C1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把解答过程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6.(本小题满分13分)

的三个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向量 =( , ), ,且 ⊥ .

(Ⅰ)求 的大小;

(Ⅱ)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 ;② ;③ ;④ .

试从中再选择两个条件以确定 ,求出你所确定的 的面积.

(注:只需选择一个方案答题,如果用多种方案答题,则按第一种方案给分)

17.(本小题满分13分)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 82 81 79 78 95 88 93 84

乙 92 95 80 75 83 80 90 85

(Ⅰ)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Ⅱ)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某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Ⅲ)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对甲同学在今后的3次数学竞赛考试进行预测,记这3次成绩中高于80分的次数为 ,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

18.(本小题满分13分)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与四个侧面的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

(Ⅰ)写出四棱锥P-ABCD中四对线面垂直关系(不要求证明);

(Ⅱ)在四棱锥P-ABCD中,若 为 的中点,求证: ‖平面PCD;

(Ⅲ)在四棱锥P-ABCD中,设面PAB与面PCD所成的角为 ,求 值.

19.(本小题满分13分) 以F1(0,-1),F2(0,1)为焦点的椭圆C过点P( ,1).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略.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

(Ⅰ)求函数 的极值;(Ⅱ)略.

21.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记分.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略).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一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设圆 上的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 的最大值.

(3)(本小题满分7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 的最小值.

样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D 2.A 3.D 4.A 5.B 6.B 7.D 8.D 9.B 10.A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1.9. 12.31. 13.2 . 14. .15.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解:(I)∵ ⊥ ,∴-cosBcosC+sinBsinC- =0,

即cosBcosC-sinBsinC=- ,∴cos(B+C)=- .∵A+B+C=180°,∴cos(B+C)=-cosA,

∴cosA= ,A=30°.

(Ⅱ)方案一:选择①③,可确定△ABC.∵A=30°,a=1,2c-( +1)b=0.

由余弦定理 ,整理得 =2,b= ,c= .

∴ .

方案二:选择①④,可确定△ABC.∵A=30°,a=1,B=45°,∴C=105°.

又sin105°=sin(60°+45°)=sin60°cos45°+cos60°sin45°= .

由正弦定理得c= .∴ .

(注:若选择②③,可转化为选择①③解决;若选择②④,可转化为选择①④解决,此略.选择①②或选择③④不能确定三角形)

17. 解:(I)作出茎叶图如下:

(Ⅱ)派甲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

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合适.

注:本小题的结论及理由均不唯一,如果考生能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给出其他合理回答,同样给分,如派乙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从统计的角度看,甲获得85以上(含85分)的概率 ,乙获得85分以上(含85分)的概率 . , 派乙参赛比较合适.

(Ⅲ)记“甲同学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成绩高于80分”为A, 则 .

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为0,1,2,3,且 服从 ,

所以变量 的分布列为 .

.(或 )

18.解法一:

(Ⅰ)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

AD⊥平面PAB,BC⊥平面PAB,AB⊥平面PAD.

(Ⅱ)依题意AB,AD,AP两两垂直,分别以直线AB,AD,AP为x,y,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 , .

∵E是PA中点,∴点E的坐标为 ,

, , .

设 是平面PCD的法向量.由 ,即

取 ,得 为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 ,∴ ,

∴ ‖平面PCD.又BE 平面PCD,∴BE‖平面PCD.

(Ⅲ)由(Ⅱ),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 ,

又∵AD⊥平面PAB,∴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19.解: (Ⅰ)设椭圆方程为 (a>b>0),由已知c=1,

又2a= ,所以a= ,b2=a2-c2=1,椭圆C的方程是x2+ =1.

20.解:(Ⅰ) .

当 , ,函数 在 内是增函数,∴函数 没有极值.

当 时,令 ,得 .

当 变化时, 与 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单调递增 极大值 单调递减

∴当 时, 取得极大值 .

综上,当 时, 没有极值;

当 时, 的极大值为 ,没有极小值.

21. (2)解:将极坐标方程 转化为普通方程:

可化为

在 上任取一点A ,则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

,它的最大值为4

请问谁有84年的全国物理或数学高考题

该人是万尔遐。

万尔遐是北湖北省孝感市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特级教师,享受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中国数学会普及教育工作会员。

万尔遐擅长编写启发性、趣味性强的学生读物。参加了《中学数学》、《中学生语数外》、《数理天地》等杂志社的创刊工作,同时主持有关专栏的编辑工作长达20年之久。中学任教38年,跟踪高考29年。曾参加全国高考命题工作,是“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倡导者。

://.ks5u/down/2006-2/2/47056.shtml

这是物理卷

://.ks5u/down/2005-12/26/55303.shtml

://.ks5u/down/2005-12/26/55302.shtml

这2个是数学卷

给我分吧.谢谢

文章标签: # 原始 # 分数 # 标准分